茶人微语录|“互联网+普洱+金融”能解决普洱茶的问题吗?

发布时间:2025-10-28 点击:4
@茶人张赢天:#品牌动销力#1.不执着于产品“卖点”,首要关注消费者的“不买点”,只有先把消费者的“不买点”排除,才能准确提炼产品“卖点”。2.不执着于市场“用户”,首要找到品牌的“非用户”,只有先把品牌的“非用户”区隔,才能清晰定义市场“用户”(要反观策略对象,更要反观思考方式)。
@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茶知识#发酵程度的高低会彻底改变成品茶的香气。不发酵的绿茶属于“菜香”,像炒青菜、割草皮一般的香气;轻发酵的乌龙茶香气属于“花香”,类似于鲜花盛开的气味;达到60%—70%的重发酵茶则会由花香转变为“果香”,属肉果型水果的香气;全发酵的红茶香气俗称“糖香”,普洱茶的香气俗称“木香”。
@:#喝普洱茶#有一类茶由于制茶过程中杀青,干燥环节温度高造成茶出现酸的情况,特别是较嫩原料产生这种情况,嗅觉,味觉灵敏的话在成茶后的几个月内就能发现这种酸变,口感特点是从两腮,后牙床泛出来,酸重则转为疼痛感。
@普洱杂志社:#如何才能储存好茶?#决定普洱茶陈化后品质的三大要素是:一,毛茶的品质。选用有良心有卫生设备,加工规模的厂家制成的成品。二,有卫生及符合普洱茶陈放的仓库储存。三,陈化的年份越长越好。能够陈化出一片包含“滑、化、活、砂、厚、甘、润”的茶方为上品。
@普洱杂志社:#熟茶简史#渥堆熟茶是1973年发明的,但不能说1973年以前没有发酵茶。从历史上看,云南普洱茶就是发酵茶,只是发酵程度比较轻,与熟茶还有一定的差距,但他的茶汤颜色,已经是红色了,而不是现在的淡黄或黄绿汤色。文/杨凯。
@欧阳道坤:“互联网+普洱+金融”,能解决普洱茶的问题吗?这两天看到两个关于普洱茶的事情:1、同一款生普价格相差10倍;2、有人怀疑某些人卖假茶,微博下战书线下品鉴论真假……也许普洱茶离藏品越近离市场越远!
@:#喝普洱茶#生茶在存放期间对仓储要求很高,同样年份的茶,仓储条件不一样,味道会完全不同。所以,喝到一片好的老茶是非常难得的事情,可以感受它在几十上百年岁月中经历的艰难过程。对于古董,拥有的人是过客,而喝老茶,可以把岁月的感受融入一个人的身体里面。
@茶席设计与茶道美学:袁宏道在《瓶史》中说“插花不可太繁,亦不可太瘦。多不过两种、三种,高低疏密,如画苑布置方妙。”张谦徳也说“取俯仰高下,疏密斜正,各具意态,全得画家折枝花景象,方有天趣。”画家的折枝花景象是插花艺术的最高审美。一个插花作品,若没有画意,便缺少了诗情和遐想,是无法打动人的平庸之作。
@爱茶笔记:茶席是茶人的一方自我天地,或隆重,或简约,或精致,或大气……在这里,你就是主人,你就是统帅,大杯小盏、茶托杯垫,各种器皿用具,十八般武艺任你挥洒。朋友来了,这是人气的焦点、高谈阔语的舞台;独处时,这是你停泊的船趸,最默契的密友,无语相对,一杯茶、一种心情、一种满足。
@:#喝普洱茶#普洱按照制作方法的不同有熟茶和生茶之分,熟茶三五年后就好喝,而生茶是未经发酵的大叶种,刚制成时味道生涩,必须经过四五十年以上的存放才能成为老茶,就像红酒,变化的漫长过程,正是收藏陈年的乐趣和价值。
@51普洱网:【月光白】月光白茶又叫月光美人,是普洱茶中的特色茶。月光茶非常奇特,它的奇表现在几个方面:一、形状奇异,上白下黑,一芽二叶整体看起来就象黑夜中的月亮。二、采摘和加工奇。三、冲泡效果和口感奇。香气很好,兼有乌龙茶香味。月光白茶形状特异,叶片正面黑,背面白,芽头白毫显,犹如月光般皎美。
@普洱杂志社:#投多少克茶会好喝?#投茶量的多少除了影响到茶汤的浓度之外,还和泡茶的容器相关,影响到茶水的融合情况,譬如以110cc盖碗泡茶,以晒青毛茶来说,投茶量在8g的时候,其泡开后的叶底刚好可以顶盖,这样可以增加茶水在接触第一时间的融合度,口感就会更好。
特别声明:本文由(微信:ishuocha)通过微博整理发布,仅代表博主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