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古茶树资源概况:德宏州古茶树资源分布(五)

发布时间:2025-10-27 点击:11
云南古茶资源分布在红土高原海拔1200~2500m的滇南、滇西南边沿,澜沧江中下游及其水系支流流域,山脉为怒山、云岭的无量山、哀牢山及其余脉,北回归线横穿南北,属于低纬度高原地区。这些地区地质古老,因受喜玛拉雅山造山运动的影响,地壳上升,地层皱折,构成山脉纵横,山高谷深的复杂地形地貌,整个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江河顺势成扇形分别向东、向东南、向南流去,海拔相差很大,最高点为梅里雪山主峰卡瓦格博峰,海拔6740m,最低点位于河口县境内的南溪河与元江汇合处,海拔仅76.4m,两地直线距离900公里,高低相差6000多米。这些地区由于受地形地貌和印度洋、太平洋季风的影响,气候类型多样,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大部分地区无春夏秋冬四季之分,而干季和雨季却很明显,气候垂直变化显著,寒、温、热三带兼备,具有典型的“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主体气候特征。古茶树资源就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之中,布朗、佤、德昂、哈尼、彝、傣、拉祜、基诺等少数民族也聚居在这些地区,他们为古茶树的发现、驯化、栽培、加工饮用做出了贡献。
历经几亿年自然变迁的云南红土高原,形成了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孕育了种类齐全的野生型、过渡型、栽培型古茶树品种资源,成为世界茶树原生地和世界茶文化的发祥地,受到国人的重视和世界茶界的关注。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茶种植物47个种和4个变种中,云南就有35个种和3个变种,其中26个种为云南特有种。大叶种品种资源又称种质资源,遗传资源的基因库,是极其丰富的种质资源,孕育了大批优良茶树品种。以云南大叶茶种茶叶生产加工普洱茶、绿茶、红茶等古茶的普洱市澜沧县、景东县、景谷县、镇沅县、墨江县、宁洱县、孟连县、西盟县、思茅区;西双版纳州勐腊县、勐海县、景洪市;临沧市双江县、沧源县、云县、凤庆县;文山州西畴县、广南县、马关县;红河州绿春县、建水县、元阳县、金平县、屏边县;保山市昌宁县;德宏州梁河县、潞西市。以上区域的古茶树资源共分布4个茶系23个茶种和2个变种。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地处横断山脉西南部,高黎贡山西部。州内地形复杂,河川沟谷纵横,山坝交错,海拔高差悬殊,最大的山坝高差3200米,气候垂直差异大,形成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西部气候类型。这种气候非常适宜于古茶树的繁衍生长,形成了高黎贡山山脉的古茶树群落。
高黎贡山山脉古茶树群落覆盖德宏州全境。目前发现树龄200年以上的有23株,最大的是梁河县大厂乡赵老地荷花村一株野生型古茶树,直径131厘米,树龄约700年。其次是潞西市江东乡仙人洞村河边寨的一株栽培型古茶树,直径85厘米,树龄约600年。
在德宏州境内,古茶树种质资源丰富,其中属秃房茶系的大叶种应属国内独有。陇川县弄巴乡观音山红芽茶,不同于一般的红芽茶,水浸物含量比一般茶种都高。
德宏州的古茶园分布在盈江的勐弄乡,潞西市勐戛镇香菜塘村,三台山储冬瓜村,瑞丽市弄岛乡雷允村,多数是被誉为“古老的茶农”的濮人后代德昂族种植的。
一、潞西市古茶树资源
潞西市古茶树资源中,花拉厂大茶树树高9米,树幅4.7米,干径65.0厘米,树型乔木,树姿半开张,叶片长宽13.1厘米×5.4厘米。主要形态特征:叶椭圆形,叶面微隆起,平均花径3.7厘米,花瓣8~9片,子房有毛,柱头4裂。利用情况,适制绿茶。
二、梁河县古茶树资源
梁河县古茶树资源中,大山茶树高10米,树幅6米,干径70厘米,树型乔木,树姿直立,叶片长宽14.3厘米×4.9厘米。主要形态特征:叶长椭圆形,叶片微隆,叶尖尾尖,花瓣11片,子房有毛,花柱长2.6厘米,柱头5裂,果径3.4厘米,种径1.4厘米。利用情况,适制绿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