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茶产业初长成 产业扶贫更精准
发布时间:2025-10-02 点击:6
好茶网讯:藤茶产业初长成
6月30日,记者步入来凤县三胡乡黄柏村春播岭滕茶种植基地,三五成群的村民们正忙着薅草。这个基地已进入丰产期,鲜'龙须'可卖40元钱一斤。村支部书记杨长胜告诉记者,目前全村投产面积1500余亩,仅滕茶一项就可为村民增收600万元以上。
看到大家种滕茶发了,该村的贫困户姚茂凯今年主动要求种植滕茶。我算了一笔帐,一亩滕茶至少可收入5000元以上,我发展了5亩,明年就可以采摘上市,至少有2万多元的毛收入,我就可以摘掉'穷帽子'了!他还告诉记者,种苗是一家公司无偿提供的,乡里的农业技术员定期来巡查,手把手地教他种植技术,目前幼苗长势很好,来年可望不吃救济了。
近年来,来凤县高度重视藤茶产业的发展,明确了藤茶中长期发展规划,出台了多项支持加快藤茶产业发展、扶持龙头企业的政策措施。把打造藤茶产业之乡作为富民的有效途径,出台了《关于加快藤茶产业发展的意见》,决定每年拿出1000万元,用于支持藤茶种苗繁育,确保每年发展标准藤茶生产基地1万亩以上,规划到2016年种植规模达5万亩以上。同时,设立藤茶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支持藤茶产品的科研开发。此外,在藤茶用地、金融信贷、品牌打造等方面,都有相应的支持和奖励政策。
2009年11月,在该县政府的倾力支持下,由武汉客商投资建设的凤雅藤茶公司顺利落户来凤。4年多来,该公司以兴生物保健、创世间佳茗、立百年品牌为目标,依托专业合作社,实行从田间到车间一条龙精细化管理。他们引导农民在没有施过农药的坡耕地种植藤茶,并提供技术跟踪指导服务,在种植源头、选摘茶叶、后续加工等各个环节严格把关,确保产品品质。同时,与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合作,改进藤茶加工工艺,取得多项发明专利,并率先在全国制订了藤茶系列产品的生产及质量标准。目前,该公司新建标准化gmp车间,建成3条精深加工生产线,开发藤茶黄酮提取、藤茶含片、袋泡藤茶、速溶藤茶、藤茶面条等系列产品35个,全系列产品均通过绿色食品认证,并以其独特的口感、显著的保健功效、过硬的品质,受到消费者广泛赞誉。产品已销往全国各地和海外市场,成为目前全国最大的藤茶综合开发企业。去年,该公司实现销售收入8000万元,同比增长60%。
据悉,藤茶12月扦插种植,次年7月便可采摘受益,一亩产值5000至8000元。目前,该县已发展藤茶基地2万亩,带动4000多农户脱贫致富,有效地拉动了地方经济。
产业扶贫更精准
我公司年初与1000户贫困户签订合同,带动他们发展藤茶基地3200余亩,亩平年均可增收4000元以上。6月30日,凤雅藤茶公司副总经理谭爱东向记者介绍了该公司实施产业扶贫的进展情况。据介绍,目前,该公司已解决部分特困户肥料投入等生产难题,组建专班为贫困户提供技术服务。
产业发展是实现农民收入倍增的总开关,没有产业支撑的农民增收工作是不可能持续的。今年,来凤县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大力实施产业扶贫,滕茶产业肩负起这个国家级贫困县的脱贫重任,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一大支柱。
我去年年初才把土地流转给公司种藤茶,租金加上藤茶采摘的钱,去年收入超过1万元。今年到现在我已有6000多元收入了。7月1日,在旧司镇后坝村藤茶基地的田坎边,该村六组农民段绍文高兴地说。该村国土面积约4.9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472亩,人均耕地面积0.82亩,全村有贫困农户141户共462人,贫困率25.9%。由于长期依赖广种薄收、靠天吃饭的传统粗放农业生产方式,老百姓增收困难,生活水平较低。
今年,该县农业局携手凤雅藤茶公司组建扶贫工作队进驻后坝村,提出了201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500元的总体目标,并将发展藤茶作为具体抓手,结对帮助141户贫困农户发展滕茶,并签订了脱贫合同,包种苗,包技术服务,包保护价收购,包三年脱贫。
目前,该县在加快以藤茶为主的茶叶产业链建设中,融入了精准扶贫的理念,大力实施六个一帮扶措施,并细化到村,即组建一个工作队、落实一名帮扶干部、谋划一个扶贫项目、结对一个市场主体、签订一份脱贫协议、完善一套台账资料,把藤茶培育成来凤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