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茶论道话茶道
发布时间:2025-09-28 点击:6
“茶道”一词从使用以来,历代茶人都没有给它做过一个准确的定义, 直到近年来,爱茶之人才开始讨论起这个悠久的词语来。有人认为,茶道是把饮茶作为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是一种艺术与修身养性的手段;有人也说,茶道是种对人进行礼法教育、道德修养的仪式;还有人认为,茶道是通过茶引导出个体在美的享受过程中实现全人类和谐安乐之道。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时间茶道这个词被茶人越来越多地探讨起来。
其实,每个人对茶道的理解都是正确的,茶道本就没有固定的定义,只需要人们细心体会。如果硬要为茶道下一个准确的定义, 那么茶道反而会失去其神秘的美感,同时也限制了爱茶之人的想象力。
一般认为,茶道兴起于中国唐代,诗僧皎然第一次以诗歌的形式提出了茶道的概念,解释了什么是茶道。他将佛家的禅定般若的顿悟、道家的羽化修炼、儒家的礼法、谈泊等有机结合融人了“茶道”,开启了中华茶道的先河。茶道在宋朝事情达到了鼎盛。在宋朝上至皇帝贵族,下至黎民百姓,无一不将饮茶作为生活中的大事。当时,茶道还形成了独特的品茶法则,即三点三不点。三点其是指新茶、甘泉、洁器;其二是指天气好; 其三是指风流儒雅、气味相投的佳客,反之就是“三不点”。到了明朝,由于散茶兴起,茶道也开辟了另一番辉煌的图景,其中爱茶之人也逐渐涌现出来,为悠久的茶文化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清代之后,茶道开始渐渐衰败。但过了不久,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茶道又开始全面复兴起来,时至今日,茶道已经被越来越多人推崇。
我国茶道中,饮茶之道是基础,饮茶修道是目的,也就是说,饮茶是中国茶道的根本。饮茶往往分4个层次,一是以茶解渴,为“喝茶”;是注重茶、 水、茶具的品质,细细品尝,这便是第二个层次“品茶”;品茶的同时,我们还要鉴赏周围的环境与气氛,感受音乐,欣赏主人的冲泡技巧及手法,这个过程便是“茶艺”;第四个层次,通过“品茶”和“茶艺”之后,由茶引入人生等问题,陶冶情操、修身养性,从而达到精神上的愉悦与性情上的升华,这便是饮茶的最高境界——“茶道”。
真正懂得茶道的人,一定懂得人生。 著名作家周作人曾这样说:“茶道的意思,用平凡的话来说,可以称作忙里偷闲,苦中作乐,在不完全现实中享受一点美与和谐,在刹那间体会永久。”由此看来,他定真正地懂得人生。
茶道不仅是一种关于泡茶、 品茶、鉴茶、悟茶的艺术,同时也算得上是大隐于世、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它不但讲求表现形式,更重要的是注重精神内涵,从而将茶道文化的精髓在一缕茶香中传播世界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