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毛峰茶叶知识百科

发布时间:2025-09-22 点击:9
历史渊源时代溯源
​黄山茶可追溯到1200年前的盛唐时代。歙州是隋文帝开皇年间设置的,经唐朝,到宋徽宗宣和三年改名为徽州,元为徽州路,明初原名兴安府,后改徽州府至清末。黄山,隶属歙州,后属徽州。据《中国名茶志》引用《徽州府志》载:黄山产茶始于宋之嘉佑,兴于明之隆庆。
松萝茶明代许次纾的《茶疏》记载:天下名山,必产灵草,江南地暖,故独宜茶。……若歙之松萝,吴之虎丘,钱塘之龙井,香气浓郁,并可雁行,与岕颉顽,往郭次甫亟称黄山……由此可知,黄山产茶历史悠久。《黄山志》称:莲花庵旁就石隙养茶,多清香冷韵,袭人断腭,谓之黄山云雾茶,传说这就是黄山毛峰的前身。清代江澄云《素壶便录》记述:黄山有云雾茶,产高山绝顶,烟云荡漾,雾露滋培,其柯有历百年者,气息恬雅,芳香扑鼻,绝无俗味,当为茶品中第一。
1875年试创黄山毛峰,始入上海,英商品尝称好,当即名扬上海,后来谢裕大茶号上批量加工洋庄及少量黄山毛峰出口,享有名震欧洲四、五载之雀,当黄山毛峰运往关东(东北营口),时称奉庄谢裕大茶行销售,深受消费者的欢迎,然后销向华北,遂名扬天下。
解放以后,黄山毛峰被人们以名山产名茶,并作推断为黄山云雾茶的后身。
自然地理
黄山毛峰茶产于黄山风景区和毗邻的汤口、充川附近一带。黄山,除了具备一般茶区的气候湿润、土壤松软、排水通畅等自然条件外,还兼有山高谷深,溪多泉清湿度大,岩峭坡陡能蔽日,林木葱茏水土好等自身特点。在这样的自然条件里,很适合茶树生长,因而叶肥汁多,经久耐泡。加上黄山遍生兰花,采茶之际,正值山花烂漫,花香的熏染,使黄山茶叶格外清香,风味独具。
制作工序
采制要求
黄山毛峰采摘细嫩,特级黄山毛峰的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1-3级黄山毛黄山毛峰峰的采摘标准分别为一芽一叶、一芽二叶初展;一芽一、二叶;一芽二、三叶初展。特级黄山毛峰开采于清明前后,1-3级黄山毛峰在谷雨前后采制。鲜叶进厂后先进行拣剔,剔除冻伤叶和病虫危害叶,拣出不符合标准要求的叶、梗和茶果,以保证芽叶质量匀净。然后将不同嫩度的鲜叶分开摊放,散失部分水分。为了保质保鲜,要求上午采,下午制;下午采,当夜制。
黄山毛峰的制造分系摘系摘、杀青、揉捻、干燥烘焙四道工序。
价值功能
主要三大功效
1.兴奋作用:茶叶的咖啡碱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帮助人们振奋精神、增进思维、消除疲劳、提高工作效率。
2.利尿作用:茶叶中的咖啡碱和茶碱具有利尿作用,用于治疗水肿、水滞瘤。利用绿茶糖水的解毒、利尿作用能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
3.强心解痉作用:咖啡碱具有强心、解痉、松弛平滑肌的功效,能解除支气管痉挛,促进血液循环,是治疗支气管哮喘、止咳化痰、心肌梗塞的良好辅助药物。更多详见《黄山毛峰茶叶的功效》
特殊禁忌:另外黄山毛峰茶不宜冷饮,冷饮易导致腹泻。
品茗指南
鉴别
鉴别黄山毛峰的真假与质量,可从看外形、嗅香气、看汤色、尝滋味、评叶底5个步骤完成。
一、外形:黄山毛峰的条索细扁,翠绿中略泛微黄,色泽油润光亮;尖芽紧偎叶中,形似雀舌。
二、香气:质好的黄山毛峰,抓一小撮干茶叶凑近鼻端,嗅之有鲜爽清新之感,或有近似兰香、板栗香味。
三、汤色:茶叶冲泡3至5分钟后,倾出茶汤于另一碗内。若是上乘的黄山毛峰,汤色清澈明亮,呈浅绿或黄绿,而且清而不浊,香气馥郁高长。
四、滋味:黄山毛峰喝进口中,一般会感觉味鲜浓而不苦,回味甘爽。
五、叶底:黄山毛峰干茶经冲泡去汤后留下的叶底嫩黄肥壮,厚实饱满,均匀成朵,通体鲜亮。
储存法
一般家庭储存茶叶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一是冷藏保健法。将茶叶用复合塑料袋或密封的茶叶罐封装好,尽量挤掉袋(罐)内的气体,放入冰箱冷冻室,可存放一年半到两年。如果放冰箱冷藏室,茶叶须多层密封包装,以防串味,保持温度在5℃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