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知识】普洱茶要这样喝才有意思!
发布时间:2025-09-19 点击:2
普洱茶属于后发酵茶,在茶书中经常会提到“普洱越陈越好”。
但这需要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之上(比如茶本质好坏.适宜的储存环境和陈放时间),
茶品在存放过程中使茶叶内含成分发生转化,通过微生物和酶的作用,
产生了许多新的成份如:茶多酚、维生素、氨基酸、芬香类物质等含量,从而形成这一品质。
想要形成这一品质的时间十分漫长,如果在存茶的过程中想要品但又不懂该从哪一年下手,拆了年份不足又觉得可惜。
下面就以在南方(广东)自然仓储下存放的普洱古树生茶来给大家大致整理三个前期的适饮时间段。
第一个阶段:新茶
采摘的鲜叶经加工制作后完成的茶,属于茶友常说的“新茶”。新茶内含物质丰富,
叶涩类物质的茶多酚相对较平衡,因而古树茶茶汤饱满度好,苦涩味均衡,芳香度和鲜爽度高,
茶味十足,回甘强劲,汤质层次丰富,耐泡度好,韵味更加悠长。茶汤颜色上,以浅黄、黄绿透亮为常见的色泽。
较适于喜欢喝口感清新或收藏的人群。
图为2015年易武张家湾茶汤.茶底
第二个阶段:5年
南方雨水多,天气湿润,气侯暖和,为普洱茶的后发酵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所以茶品在转化速度上相对要比北方快1~2年。茶品经过5年时间的陈化,香气内敛,
没有新茶的香那么张扬,却更显魅力;口感上变得醇厚,涩感变淡,但茶汤进入口腔后,
体感却更为明显了.这个时期的生茶,茶汤的黄色特征会逐渐加深,油亮度也会提升,品饮价值凸显。
图为2012年易武弯弓茶汤.茶底
第三个阶段:10年
经过10年的时间,茶品渐渐开始进入一个较为稳定的阶段。多酚类物质、
色素类物质在和空气的接触中不断氧化,比例关系不断发生变化,在茶汤颜色上,
则以橙黄、橙红透亮为主;茶味更是醇滑.厚重,满口的茶香与醇厚的茶气相融,
冲击着身体的每一个细胞,让人身心愉悦,满满的幸福感瞬间到来。
图为2007年易武帕溪河茶汤.茶底
正确的品饮过程中你会发现,在仓储得当的基础上,之后的20年.30年,甚至更久,
茶的真味就会越来越突显,其茶叶品质会有质的飞跃,开始呈现出迷人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