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生茶的泡法介绍

发布时间:2025-08-21 点击:7
如何冲泡好一壶云南普洱茶?既是一种技艺、技巧,是饮茶者经验的积累,透过正确的冲泡,充分展现普洱茶的茶性、茶美、茶俗,使饮者达到陶冶情操、身心愉悦、养生延年的目的。
冲泡普洱茶还是一门艺术,它富于变化,富有个性,富于创造,而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定式”。
一、喝茶前的准备工作
选水:水与茶的关系,古人有许多精辟的观点。如“无水不可与论茶;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八分之水,试十分之茶,茶只八分耳”;等等。
现今很多茶人或爱茶人时兴到野外取水,以活水烹茶,达到香茗美泉两相宜的境界。新鲜山泉对于提高茶叶的活性和香气有着积极的作用,但就普洱茶尤其是陈年茶而言,山泉水如经过陶缸-养水-后再烹茶,对于展现普洱茶的陈韵效果更佳。
二、熟悉茶性:
云南普洱茶有散茶和紧茶之分、新旧之分、生茶和熟茶之分;发酵茶有轻发酵、适度发酵、重发酵等,茶性各不相同。每一支普洱茶都有其独自的个性,只有熟悉所泡茶叶的个性,再通过嫺熟的冲泡,才能展现出茶的个性美。
茶性决定了茶具的选择、投茶量多少、水温的高低、冲泡节奏快慢,甚至于选用什么水。茶性与冲泡方法之间有着许多微妙的关系。就云南普洱茶的冲泡技巧而言,粗老茶不同于细嫩茶,青饼不同于熟饼,陈茶不同于新茶,轻发酵茶不同于较重发酵茶,苦涩底,茶(苦涩味偏重)不同于甜底茶等等。因此,对一支普洱茶要进行必要的试泡,通过试泡熟悉茶性,确定冲泡要领。
实践中,我们常常会有这样的经历:有的普洱茶需要泡较长时间才出味,而有的普洱茶却能短时出浓汤。这是由于普洱茶的制作工艺和原料的相互作用。无论传统青茶还是人工发酵茶,基础原料都是云南大叶种茶。传统晒青茶大多为茶农手工揉撚,其揉撚时间较红茶、绿茶、观音茶等茶类短,揉撚程度也轻于这些茶类,因而茶味的浸出时间相对较缓慢。这类普洱茶在冲泡过程中,总是让人有“茶味持久,茶韵悠长”的感觉。
当然,也有采用机械揉撚制作晒青毛茶的。这部分茶叶冲泡时出味相对较快。此外,云南大宗普洱茶紧压茶,除用少量细嫩面茶外,大多以中级茶为主料,甚至有部分粗老叶。这些成熟叶和粗老叶对形成普洱茶的特殊风格有着重要的作用。这部分茶叶的滋味浸出也相对细嫩茶较慢,也不宜快速冲泡。再从发酵程度对普洱茶的滋味浸出速度影响看,轻发酵或发酵适度的普洱茶,其滋味浸出速度慢于重发酵或发酵过度的茶。
三、冲泡方式
1、宽壶留茶根闷泡法:对于品质较好的普洱茶采取“”宽壶留根闷泡法,留根就是经洗茶后从始至终将泡开的茶汤留在茶壶里一部分,不把茶汤倒干。一般采取留四出六或留半出半。每次出茶后再以开水添满茶壶,直到最后茶味变淡。
闷泡是指时间相对较长,节奏讲究一个慢字。留根和闷泡道出了云南普洱茶的茶性。采取留根和闷泡,既能调节从始至终的茶汤滋味,又为普洱茶的滋味形成留下充分的时间和余地,达到茶熟香温的最佳境界。
2、中壶功夫茶泡法:就是现冲现饮,每次倒干,不留茶根。茶壶的容积因饮茶者的数量而定。用此方法也能冲泡好云南普洱茶。如对部分比较新的普洱茶或有轻异味的茶,使用中型壶现冲现饮,头几泡除去新异味,提高后几泡的纯度。对于部分重发酵茶,采取快冲快倒法便于避免茶汤发黑。对于苦涩味较重的茶叶,中壶快冲能减轻苦涩味。对于一部分采用机械揉撚制作晒青的普洱茶品,因茶味浸出较快,冲泡时也以此法为宜。
现实中常常会见一部分储藏不当而茶叶质地却很好的普洱茶,要么轻度受潮,要么窜味,开汤时茶味不够纯正,但浓甜度和厚度尚可。对于这类茶叶,冲泡时也采用以宽壶闷泡法,只是头几泡不留根,五泡起再留根闷泡。
3、盖碗杯冲泡法:此法有利于提高冲泡温度,提高茶叶的香气,比较适宜于冲泡粗老普洱茶。但对于一些细嫩茶,要求冲泡者要手艺嫺熟,否则会出现水闷气或烫熟茶叶的现象。盖碗冲泡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器皿对茶汤醇度的有利影响,比较适合评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