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碧螺春名字如何得来
发布时间:2025-08-16 点击:4
作为爱茶,产茶大国,我国的名茶珍品很多,产地也是遍布全国,而其中一个在茶叶的史册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一席地位的那必然有洞庭碧螺春,碧螺春以形美、色艳、香浓、味醇“四绝”而闻名于世,在中国爱碧螺春的人士非常多,在国外,喜欢碧螺春的朋友也不少。而关于碧螺春的来历,它的名称由来的故事也是非常多的。
据清代《野史大观》(卷一)载:“洞庭东山碧螺峰石壁,产野茶数株,土人称曰:‘吓煞人香’。康熙己卯抚臣朱荦购此茶以进,以其名不雅驯,题之曰碧螺春。自地方有司,岁必采办进奉矣。”又据相传,明朝期间,宰相王鳌,是东后山陆巷人,“碧螺春”名称系他所题。又据《随见录》载“洞庭山有茶,微似岕而细,味甚甘香,俗称吓煞人,产碧螺峰者尤佳,名碧螺春。
若以此为实,则碧螺春茶应始于明朝,在乾隆下江南之前就已名声显赫了。也有人认为:碧螺春是因形状卷曲如螺,色泽碧绿,采于早春而得名。据《苏州府志》载:“洞庭东山碧螺石壁,产野茶几株,每岁土人持筐采归,未见其异。康熙某年,按候采者,如故,而叶较多,因置怀中,茶得体温,异香突发。采茶者争呼:吓煞人香!茶遂以此得名。”
由此可见,碧螺春成名很早,早在唐宋时期就已经名声显赫了,而它现如今的这个如此雅致的名字则来自清圣祖康熙皇帝,当初在王应奎的《柳南随笔》里就有所记载,康熙皇帝初识碧螺春时它的名字还叫‘吓煞人香’。康熙帝因其出众的外表和极佳的口感而给了碧螺春这个名字,因而它也更加闻名于世,成为了贡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