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饮茶习俗

发布时间:2025-07-18 点击:20
关于茶叶 永定饮茶习俗永定客家先人大多是宋末元初从中原迁徙而来的,居住在山区,艰苦劳作,不论下地劳动,还是上山砍柴,都要用壶儿或竹筒盛满茶水携带在身边,以备渴时饮用。
喝茶成了客家人的习惯,劳动的时候带上茶水以备解渴,平时,吃完饭之后,也要冲泡热茶,喝上几杯。
永定民间有句俗语:饭后一杯茶,饿死行医侪。
可见客家人熟知茶有益健康。
客家人热情好客,大凡有人登门,主人总是先说一声:您恁有心,请坐,喝茶哩来。
随即动手洗杯荡壶,冲茶泡茗,请客人喝茶。
这成了待客礼节。
若家里来了客人,没有招呼他喝茶,客人就会产生主人对他冷漠的感觉,或者认为主人不懂礼貌。
永定客家人常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见茶在永定人日常生活中的地位。
以前,山区经济比较落后,永定客家人大多数生活比较艰苦,饮茶并不怎么讲究,即粗茶淡饭过日子。
一般的农家,只是在自己的园地上种上几株茶,采摘下来自己饮用,有的甚至只是采一些山茶备用。
只有少数比较富有的人家才买好一点的茶来待客。
永定客家人还有采集某种树叶、野草(如嫩枫叶、布荆、车前草、大水钱、臭屁藤、鱼腥草、夏枯草、麦冬、仙柑子藤等),洗净晒干后备用,需要时即冲泡(或熬煮)当作饮料的。
农村中这种替代茶叶的饮料,夏天使用尤为普遍,一天煮一桶或一缸茶水放在楼中,全楼人随时可以饮用。
用这种茶当饮料,一不需花钱,二可清热防署,经济实惠。
客家妹子唔会差,会划会算会当家;茶油煮出猪油菜,布荆泡出嫩细茶的山歌唱的就是以布荆叶当茶的情形。
居家用的茶壶,多数是锡壶,因锡茶壶耐用,不易打碎。
锡壶有大有小,大的形如南瓜,小的如竹节筒管,造型美观又适用。
贫困人家置不起锡壶的,则用陶瓷制品的茶壶或茶钵来盛茶。
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永定人饮茶比以往讲究了,大街小巷到处都有茶叶店,店中摆满高档茶叶,从中可略见一斑。
一般的家庭都有一套茶具。
饮茶讲究的人,其茶具也很精美,显得卫生、文雅。
不少人饮茶,已经不只是为了解渴,而是注重品茶了。
品茶不仅是鉴别茶的优劣,也带有神思遐想和领略饮茶情趣之意。
繁忙之中泡上一壶浓茶,择雅静之处,自斟自饮,可以消除疲劳、涤烦益思、振奋精神,也可以细啜慢饮,获得美的享受,使精神世界升华到高尚的艺术境界。
品茶的环境一般由建筑物、摆设、茶具等因素组成,要求安静、清新、舒适、干净。
在园林或自然山水风景中搭设茶室,几位执友品茶小憩,个中意趣难以尽言。
客家人热情好客,很重礼节。
凡来了客人,沏茶、敬茶的礼仪是必不可少的。
永定客家人以茶敬客,茶水斟在茶杯内,不能太满,一般在七分左右,要恭恭敬敬地双手捧至客人面前,客人也要双手接杯,表示尊敬和礼貌。
永定民间有俗语:茶满怄气,酒满敬意。
想来敬人喝茶不能太满是有道理的,因冲泡茶的开水很烫,太满则易溢出烫人。
主人在陪伴客人饮茶时,要注意客人杯、壶中茶水的存量,一般用茶杯泡茶,如已喝去一半,就要添加开水,随喝随添,使茶水浓度基本保持前后一致,水温适宜。
饮茶时,还要备佐茶食品,如糖果、菜肴等,达到调节口味和点心之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