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干黄崖茶文化的历史及品质特征介绍

发布时间:2025-07-11 点击:5
莫干黄芽
历史渊源与发展
莫干黄芽是一种产于浙江省德清县莫干山的黄茶,是德清特产之一。莫干山是天目山的遗迹,位于浙江省德清县。传说它是以春秋末期一位干部和莫邪铸剑的山命名的。莫干山以“竹、云、春”和“清、静、绿、凉”闻名于世。它是我国著名的避暑胜地,被誉为“清凉世界”和“江南第一山”。
早在金朝,僧侣们就去莫干山寺庙种茶。陆羽的《茶经》、薛教大师的《双季山居》、清唐静的《黔西一枝》、吴康侯的《莫干山记》和诗人秋潭都写过莫干山。清代《武冈县志》记载“茶产于塔山,僧人种植,茶能吸收云雾,香气十倍”。清朝末年,被誉为“江南第一才子”的冯xi写了一首诗赞美他:“喝茶,享受狮子的高峰生产已经成为60年来的一个问题。据说莫干茶很好。我想用陆羽来补充。”
据记载,莫干黄崖的起源与已故著名茶叶科学家庄万方先生有关。1956年春天,庄万方在莫干山休养。一天,他在银山街散步时,遇见一位卖茶的老妇人。她要价10元一公斤,并问茶叶是在哪里生产的。老妇人一声不吭地笑了。庄万方认为这是本山土茶。他买了一些尝了尝。他觉得这种香味足以与其他名茶相比。他写了一首诗:“试着煮黄芽泉水。香味很好,味道很美。今天塔山的古代产品在哪里?不清楚卖方来自哪里。”1979年,在浙江农业大学茶系和德清县相关部门的张汤恒、庄万芳教授的参与下,湖州唯一的黄茶“莫干黄芽”共同诞生。
质量特性
采摘莫干黄芽的要求非常严格。清明节前后被称为“芽茶”,初夏被称为“梅尖”,七八月被称为“秋白”,十月被称为“小春”。春茶可分为芽茶、毛尖、明茶和余倩茶。芽茶是最精致的,采摘一个芽和一两片叶子是清明和谷雨之间最珍贵的。
莫干黄芽的品质不是以黄色为特征,而是以浓郁的香气和新鲜的口感为特征。一级黄芽以一级芽和叶为原料,每斤茶叶有2000个芽头。形状紧凑,大小对称,芽叶完整,清晰度好,条状如莲花羽,芽叶饱满,呈细毛,颜色绿、湿、黄,酿造的麻雀舌头起伏,外形非常美观。茶汤清澈、黄色、明亮。它的味道清新,醇厚,有意义。它具有提神和引人注目的效果。
名茶总是伴随着名山名水。如果莫干黄芽与莫干春相配,莫干黄芽剑池是一种极好的享受。清代诗人高僧邱坛写了一首绝句:“山顶云雾缭绕的湿地有雨,溪口的春天花香扑鼻。天池谷雨后,卖茶的人就在离宋寅十英里的地方卖茶。”《谷雨》和《莫干山峰间的云和雨》背后松树树荫下卖茶的盛大场面被生动地描绘和吸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