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傣族竹筒茶
发布时间:2025-07-09 点击:19
乌龙茶哪个好 云南傣族竹筒茶
傣族是云南特有的民族,世代生活在热带、亚热带气候的肥沃富饶的坝子,主要聚居在西双版纳、德宏两州和耿马、孟连、新平、元江的河谷坝区,小部分居住在景谷、景东、金子、双江等30多个县区。
根据云南省人口普查统计,云南省境内的傣族人口有114.21万人。
傣族有水傣、旱傣和花腰傣之分。
傣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自远古以来傣族先民就繁衍生息在中国西南部。
公元1世纪,汉文史籍就已有关于傣族先民的记载,称其为滇越、掸或擅、僚或鸠僚;唐宋时期,称其为金齿、黑齿、花蛮等;元明时期,称其为白夷、百夷、伯夷等。
傣族人过去自称为傣那、傣雅、傣绷等,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傣族人民的意愿,正名为傣族。
傣有两个含义:一是谷仓,古时候傣族自称滚傣,意为谷仓人见面则以毫丁傣(意为谷满仓)相问候祝福;另一种解释是,傣即傣语中的犁的谐音,傣族自称滚傣,意即犁田的人。
两种解释都说明傣族的族称与水稻有密切关系,是一个水稻民族。
傣族有民族的语言和文字。
傣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
居住在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属傣泐支系,讲傣泐方言;居住在德宏地区的傣族属傣那支系,讲傣那方言;居住在景谷、双江、耿马等地区的傣族,是傣泐与傣那两个支系的结合部,故通用两种方言。
傣文属拼音文字,主要有西傣文和德傣文两种。
西傣文又称傣泐文,主要通用于西双版纳地区;德傣文又称傣那文,主要通用于德宏地区。
傣族竹筒茶,是傣族人民世代相袭的一道待客的传统茶饮。
傣族世代生活在我国云南的南部和西南部地区,以西双版纳最为集中,这是一个能歌善舞而又热情好客的民族。
傣族喜欢饮用竹筒茶,傣族语腊跺,这是一种充满诗情画意的饮茶方式,先用晒干的春茶放入刚砍回的生长期为一年左右的嫩香竹筒内,放在火塘的三脚架上烘烤,约6-7分钟后,竹筒内茶叶便软化了。
这时,用木棒将竹筒内茶叶压紧后再填满茶叶烘烤,这样边装、边烤、边压,直至竹筒内茶叶填满压紧为止,待茶烤干后,削开竹筒取出圆柱型的茶叶,掰少许茶叶放人碗中,冲人沸水约五分钟即可饮用。
这种竹筒茶,既有竹子的青香,又有茶叶的芳香,非常可口,饮起来有耳目一新之感。
难怪傣族同胞,不分男女老少,人人都爱喝竹筒香茶。
竹筒茶具有醇厚滋味,又有竹的浓郁清香,其色金黄透亮,引起来有耳目一新之感,具有生津止渴,健体美容的效果,是一道傣族同胞敬奉宾客的礼仪之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