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东林街乡箐头茶怎么样(一)

发布时间:2025-04-10 点击:6
无量山从漫湾镇进入林街乡后分成两支,两支山脉同向对望向南延伸,主峰段那支山脉景东人称为大无量,沿澜沧江而下的这一支称为二无量,也称小无量。二无量这支比大无量低一些,二无量最高海拔2372米,林街乡有两个村委会答头村委会和龙洞村委会就在二无量。
二量山因海拔低一些,冬天山顶不积雪,二无量是澜沧江的东岸山与云县大雪山隔江相望,二无量山明代以前居住民主主要是布朗族和傣族,傣族多居住在二无量与大无量之间的小盆地小坝子,布朗族择澜沧江沿岸分布。布朗族喜捕鱼、也喜打猎,他们在澜沧江沿线的寨子大多在海拔1000~1500米之间。布朗族的生活习俗接近傣族喜热惧寒,他们的村寒海拔高度一般不会超过1800米,1800米以上则是喜凉的彝族、拉祜族、哈尼族居住的区域。
从景东、镇沅、景谷、云县几个县的县志和云南的一些历史书籍记载来分析,布朗族自元末明初开始大量迁离澜沧江两岸的几个县,如今在沿江的景东镇沅、景谷、云县留下的布朗族已非常少,在景东县林街乡和景福镇的二无量山区域内没有发现树围超过160厘米以上的古茶树,我个人认为,一千多年前的南诏国、大理国时期,乌蛮主要居住在大无量,布朗族主要居住在二无量。
大无量山原始森林中有上万株野生茶,二无量山1900米以上的地区还保存得有少部分原始森林,但野生茶却非常少,澜沧江两岸在三千年前的商周时期已有濮人(今布朗族、佤族、德昂族)定居,至少西汉以前澜沧江沿线两岸濮人比昆明人和叟人(后米的乌蛮)的人口要多得多。本内容来自《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无量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