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归印象:铁汉柔情,香韵自随
发布时间:2025-03-29 点击:13
云海蒸腾,往昔归来。头顶大雪山、脚踩澜沧江,一年有340天都是在云里雾里,最高处海拔3500米,最低处海拔750米,巨大的垂直落差导致气候阴晴变化不定。这就是临沧市邦东乡给你的第一印象,昔归村就在这云雾缭绕的大山褶皱里,当地人管它叫“搓麻绳的村子”,清代称之为“锡规”。
“麻绳”给人的印象即是“瘦劲”。昔归古茶园是距离澜沧江最近的古茶园,海拔不到1000米在云南地区也较为罕见。横断山脉河谷深切,不以海拔论高低,垂直落差才是要命的坡陡险峻,峡谷急流。水汽蒸腾而上,云雾滋润着茶树,穿过云层的阳光散漫而轻柔,降水充足,温湿度绝佳,邦东大叶种也生长的与别处极为不同:“柳叶形、黑荆条,背无毛,梗难瞧”。昔归古树茶,叶片并不肥厚,长叶瘦劲,干茶色泽偏深、红梗梗长,叶质韧实、多马蹄。
“内质丰厚、香气高扬”是昔归茶最直接和深刻的印迹。临沧,从公元一世纪开始就有了人类生活的痕迹,临沧也是世界大叶茶种的原生地和世界茶的基因库。北回归线横贯而过,澜沧江、怒江穿越全境。“临沧古誉是茶乡,忙麓光山名远扬”,矗立在澜沧江西岸的忙麓山,也曾叫“蛮鹿”。亚热带雨林的赤红壤中,林间常见红椿、香樟、大叶榕、牛肋巴、橄榄、野生芒果等植物。
古茶园混生于森林中,树龄多在200年以上,较大的树径在60~110厘米,这是真正意义上的昔归茶。昔归茶内质丰富也归因于此,细长的叶片蕴含着巨大的能量,"茶气强烈,香气高锐,闻之如兰,饮之如蜜,水路细腻,回甘生津,留香持久",这些,是爱茶人抹不去的昔归印象。
昔归相识少,印象照古今。昔归茶农在漫长的茶事生产中,独创了“留顶养标”的管养模式,也孕育出奇特的藤条茶,这是云南先民劳动智慧的结晶,也是云茶古代商品化的活见证,成为一座活的古茶树博物馆。顶部留叶、侧部修枝。粗老叶子直接采下丢在茶地里当肥料,古茶树的生命力非常旺盛。昔归古茶园的采摘方式不仅别具一格,也只采春茶和秋茶两季,茶树不容易因过度采摘受损。
昔归,茶如其名,极具诗意。夕阳西下,归去来兮。昔归印象,是澜沧江畔的云雾阳光,也是人间烟火。被遗忘的临沧明珠,在绿野山乡的炒锅中翻腾,揉捻成条,压制成饼。走过易武的漫长茶路,岁月知味开始了澜沧江中游的探索和开拓。昔归,成为岁月知味的六大有机认证基地之一,是邦东茶区最优质的茶源。
昔逐红尘三千里,不识蛮鹿不须归。霸烈浓强,比老班章更添优雅,铁汉柔情,是大美无羁的香韵自随,是百年奔腾的气韵深幽。昔归如画,临沧印象,岁月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