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白茶简介
发布时间:2025-03-20 点击:15
福建白茶的历史是什么时候开始的?茶叶领域有一些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白茶起源于北宋,其主要依据是“白茶”最早出现在《大观茶论》和《东溪茶考录》(文中称“白茶”是建安时期七大茶种中的第一种)。也有人认为它始于明清时期。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主要从茶叶的生产方法上来区分茶叶和其他种类的茶叶,因为白茶的生产过程只经历“萎凋”和“干燥”两个过程。一些学者还认为,中国茶叶生产史上最早的茶叶不是绿茶,而是白茶。原因是:在中国祖先首次发现茶的药用价值后,为了保存它以备后用,必须将新鲜嫩嫩的茶芽烘干或烘烤,这就是中国茶史上“白茶”的诞生。
“大观茶论”中提到的白茶是一种野生白茶,早期产于福建省北苑的渝北茶山。制作它的方法仍然是蒸并压制成圆茶,这不同于现在制作白茶的方法。现代著名茶叶专家张天富教授的《福建地方志》和《福建白茶调查研究》记载了白茶的生产历史。它始于150多年前,最初由福鼎县创建。当时,白毫银珍是从蔬菜茶树上摘下来的。1857年发现大白茶后,1885年用大白茶芽制成白毫银针,称为白毫银针。政和县在1880年发现了大白茶。银针是1889年制造的,白牡丹直到1922年才制造出来。白牡丹最初产于水基(当时的建瓯县,现在的建阳县)。它何时开始还有待验证。它似乎介于福鼎沏白茶和郑和沏白茶之间。可以说,白茶生产的历史始于福鼎,然后传到水吉,再传到郑和。根据茶的种类,首先是白毫银珍,然后是白牡丹、宫梅和寿梅。首先是白色,然后是白色,然后是白色水仙花。
福建白茶的品质特征如下:白毫银珍茶品质好,形状厚实挺拔,色泽银白闪亮,整洁干净,内部香气清亮,香气悠长,口感清新醇厚,汤色杏黄清澈,叶底嫩嫩、肥、软、亮。白牡丹茶叶饱满嫩嫩,心饱满壮,叶相展开芽叶,枝叶边缘下垂,不那么破碎均匀,灰绿色,米色银白色,干净,无老梗,三叶橙蜡叶,内部香气清新,米色浓香,汤色浅杏黄色,清澈醇厚甜,嫩均匀,叶底黄绿色,脉红棕色,叶质柔和明亮。红梅(shoumei)茶外观饱满浓郁,叶稍丰满嫩,芽和叶与枝条相连,叶紧密卷曲,似眉毛,均匀,断叶少,灰绿色或深绿色,颜色和谐干净,无老梗、三叶橙和蜡叶,内香纯正,香味明亮,汤色浅橙色,口感清甜醇厚,叶底柔软嫩亮,豆芽丰富。新工艺白茶质地粗糙,松散卷曲,棕绿色,均匀洁净,茎嫩,内部香气略带栗色,发酵浓而舒适,汤色橙而清澈,叶底均匀光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