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茶的历史穿越
发布时间:2025-03-15 点击:20
老字号“生甡川”砖茶产于咸宁桂花镇柏墩村,在中国2000多年的茶道中,砖茶文明传承占重要的一席。
“生甡川”青砖茶,历史悠久。《湖北通志》、《甘肃通志》茶志和有关文献记载,明洪武年茶盐朝廷禁品要檀卷中,记载了咸宁柏墩红茶被朝廷的官员私调卖到蒙古及沙俄。到了明朝万历十八年间,因游牧民族带着红茶不方便,研发出了砖茶,后改制老青茶。到1854年即咸丰四年,清政府霸占武汉,在九江和湖广一带战火绵绵,其时运输主要靠的是水运,水面上被两军封锁,商贾比年不通,柏墩多年积压的茶叶堆积如山,一度萧条。后来晋商不远千里来到柏墩与老字号“生甡川”茶庄签订了出售协议,茶马古道又热烈起来了。
“生甡川”砖茶保健作用和药用功用大。据雷氏家谱记载,清三朝元老雷以諴执政时,慈禧一连几天拉肚子,其时宫庭御医百药用尽,无法治疗,雷以諴呈上从家园柏墩带来的砖茶,治好了太后的拉肚子,被清庭定为“贡砖”,雷老因看病有功,官衔从三品升至一品。回乡后,即兴题“生甡川”,暗指官职连升三级。“生”是“升”的谐音;“川”指平原,指出路一望无际的意思。并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注册“生甡川”商标。
光绪33年,清政府责咸宁商行改办“川”字黄、黑二茶(即青砖茶、黑砖茶),其时有了皇家御旨,茶商们见到商机到了,纷繁赶到柏墩来订购,茶农的积极性上来了,柏墩山上山下茶场连延十几里,困龙山峰每一寸土地上都种满了茶叶。1911年,柏墩“生甡川”茶,同湖广代表团去参加了国际博览会,荣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民国年间,战争四起,国不安宁,柏墩砖茶又在困难中行进。解放后,在党的关怀之下,柏墩砖茶又兴旺起来了。到上世纪80年代,与世界经济接轨后,商标注册尤为重要,1985年获国家商标注册证,证号(228984)。
“生甡川”青砖茶制造技术精深。在生产上采纳传统技术,质料为当地春夏时节新鲜茶并通过精选,炒至必定纯度,并通过熏蒸、限制等多道技术。利用茶叶自身的原汁发酵,原制品用木炭烘焙,保持茶叶的色香、味美,富含丰富的养分成份,饮用醇香可口,生津止渴、提神健胃、消食化气,久藏成珍品。陈年的砖茶,有很强的药用功用和保健功用,婴儿、小儿、成人肠胃欠好,当地居民都去找点陈茶砖煮点水喂服,马到成功,中老年高血压、血脂、血糖,喝上几块陈砖茶,全部康复正常。
如今,桂花镇党委施行绿色兴起,开展“桂花、茶叶”规划。把原公营柏墩茶厂调整1000亩继续开展优质茶,以万寿桥、金祠金汉楚为首茶叶大户,由1500亩扩大到3000亩,整合桂花、明星茶园构成“万亩茶园”的生产基地,重树老品牌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