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茶工艺:茯茶工艺技术特点和产品特征

发布时间:2025-02-22 点击:28
黑茶工艺:茯茶工艺技术特点和产品特征
一、工艺技术特点
茯砖茶是中国所有茶类产品中加工工艺最复杂、加工周期最长的一种茶,先后经过毛茶采制、杀青、初揉、渥堆、复揉、干燥加工成黑毛茶,然后经破碎、筛分、祛砂祛杂、除尘、拼配成清茶,再经渥堆发酵、称重计量、蒸拌、压制成型、进烘、发花等三十多道工序。
(一)、黑毛茶加工
1、原料
鲜叶原料要求根据所生产的黑毛茶的品类等级来确定:
一级黑毛茶:一芽三叶初展
二级黑毛茶:一芽三叶、一芽四叶初展
三级黑毛茶:一芽五、六叶(驻芽,成熟新梢)
四级黑毛茶:成熟枝梢为主(红梗、木质化枝条)
2、加工工序
(1)、杀青:杀青是利用高温破坏酶的活性,以抑制多酚类物质的酶性氧化。
(2)、初揉:杀青后趁热揉捻,使大部分粗大茶叶初步揉捻成条,且茶汁溢附于茶叶表面,细胞破损率达20%以上。
(3)、渥堆:初揉的茶叶,选择背窗、洁净和避免阳光直射的地面进行渥堆。
(4)、复揉:因渥堆后的茶条有回松现象,需复揉使茶条卷紧,进一步整饰外型,破损细胞,使其破损率达30%以上,从而增进内质改进外型。
(5)、干燥:黑茶传统的干燥方法明显有别于其他茶类,采用特制的七星灶,以松柴明火烘焙,分层累加湿坯和长时间一次干燥法,烘茶时分七次加入湿坯,待上层有八成干时翻焙,上下互换,烘干下焙。毛茶色泽乌黑油润,有独特的松香烟。
(二)、清茶加工
首先将毛茶原料拼配破碎,然后进行筛分、祛砂祛杂、风选除尘、拼配成清茶,成为半成品。
(三)、压制成型
清茶经渥堆发酵、称重计量、蒸拌、压制成型等工序。
(四)、发花
发花是茯砖茶所特有的工艺,其他所有茶类都没有发花这道独特的工序。发花,是通过对压制成型的茯砖茶进行温度和湿度的有效控制,从而使砖内产生一种对人体非常有益的金黄色颗粒“金花”。温度和湿度的掌握是发花的关键技术所在,只有在适度的温湿度条件下才能形成“金花”的生长和繁殖,发花茂盛与否也作为衡量茯砖茶品质的最主要标志之一。
二、产品特征:
(一)、茯砖茶有着数百年的生产加工历史,其独特的生产加工工艺是数百年来无数次的实践、探索、改进发展的结果,是几百年的经验总结。茯砖茶属后发酵茶,是所有茶叶中生产工艺最复杂、生产加工周期最长的茶类产品,发花是茯砖茶所独有的加工工艺,发花所产生的“金花”内含两种活性物质——茯茶素a和茯茶素b,是其他茶类不具备而茯砖茶所独含有的。
(二)、茯砖茶有着数百年的饮用历史。茯砖茶对西北各少数民族,特别是从事畜牧业的游牧民族而言,居住在草原、沙漠、戈壁等荒凉和气候干燥的地区,主食牛肉、羊肉、奶酪等,缺少蔬菜、水果,长期饮用茯砖茶,能够帮助消化、有效促进调节人体新陈代谢,对人体起着一定的保健和病理预防作用。因而,在中国西北地区有“宁可三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之说。数百年来,茯茶以其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功效,与奶、肉并列,成为我国西北地区各少数民族的生活必需品。1988年,日本丰茗会理事长、著名茶道专家松下智先生在中国河西走廊考察时,发现茯茶的独特功效,惊叹茯茶为“中国古丝绸之路上神秘之茶,西北各少数民族生命之茶”。
(三)、茯砖茶是我国西北地区各少数民族的生活必需品,确保其长期稳定供应,关系到落实国家民族政策、维护民族团结、边疆地区社会稳定的大局,因而茯砖茶又成为了加强民族团结、增进民族友谊的桥梁与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