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感细腻蜜香显品昌宁红“针棒红茶”

发布时间:2025-01-29 点击:19
大家肯定有听说过云南的布朗、易武这些名山,却很少听到昌宁,其实,云南昌宁茶文化历史悠久,有着“千年茶乡”的美誉。近几年,昌宁红茶异军突起,带着昌宁“千年茶乡”的独特魅力走进大众的视野。昌宁红茶业匠心打造适合现代人饮用的大叶种工夫红茶,也受到了不少消费者的认可,今天小编要与大家分享的是来自昌宁红的“针棒红茶”。
昌宁红“针棒红茶”
基本信息参考表:
昌宁红“针棒红茶”
品评 昌宁红
年份 2016年
工艺 工夫红茶
产地 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
选料 云南大叶种茶
包装 盒装
净含量 125g/盒
>接下来,我们会根据标准的品评方法,从包装、外形、内质和叶底四方面对昌宁红的这款“针棒红茶”进行品评。根据八因子评茶法,最主要在外形上以形状、色泽、匀度和净度为主;内质以香气、滋味、汤色和叶底为主。通过这八个具体方面对这款茶进行全面的品评。
一、包装·赏析
这款“针棒红茶”外包装采用的是银色的铁盒装,一眼看去简单大气,内包装采用的是高档铝箔纸散装125g的干茶,铁盒的密封性好,安全又卫生,放在家里喝的时候拿取也比较方便,而铝箔纸对茶叶有很好的避光效果,能保证茶叶不易变质。
昌宁红“针棒红茶”外包装
铁盒的底部详细的产品信息表一览无余,还印有很清晰的2016年4月2日生产日期,可以见得,这款红茶属今年的春茶,加上采用云南大叶种茶为原料,相信这款茶的香气也会更丰富一些。
昌宁红“针棒红茶”底部信息表
二、干茶·鉴赏
打开内包装后我们可以看到,干茶条索紧细,大多以一芽一叶为主,可见原料的嫩度非常高。细看干茶,外形如似金针,金毫显露,当我们凑近细闻时,干茶散发出的蜜甜香,让人感到非常愉悦,轻轻抖动两下,顿时金毫飞扬,空气中的甜香里还透着一股清新的毫香气息。
干茶展示
三、内质·品评
鉴赏完干茶后,我们称取5g干茶用于评鉴,既能保证茶汤的口感,又能较好地观赏它的外形。接下来,将开始对这款茶的内质进行品评,品评所用的盖碗容量为110ml。
称取5g干茶用于开汤品评
评茶用具展示
洗茶:95℃水,即冲即出
用盖碗冲泡,揭盖或者虚掩(下同),在正式冲泡前先洗茶,既能冲掉茶叶表面的杂质,又有醒茶的作用。而洗茶不计入冲泡次数。由于这款茶属大叶种茶,而嫩度又较高,故洗茶采用95℃水温冲泡。汤色橙黄显红,透亮,凑近可以闻到很明显的蜜糖香味,香气较浓郁。
洗茶汤色
第1泡:95℃水,7s
正式冲泡第1泡,汤色橙黄显红,入口香甜顺滑,虽然是首泡,但带汤香已经出来了,是一种红茶蜜甜的香气,温嗅公道杯有番薯香,香气柔和。由于是第一泡,茶汤的滋味较淡。
第1泡茶汤展示
第2泡:95℃水,7s
汤色依旧橙黄显红,较亮,轻轻小啜一口,茶汤入口醇和,汤感细腻,茶汤散发出的蜜香也更香浓了一些,有点类似熟果的香气,香气浓郁,喝过之后生津感迅速且持久。
第2泡茶汤展示
第3—4泡:95℃水,8s、10s
第3泡的茶汤变得橙红透亮,可以看到茶汤中有明显的细嫩毫毛在漂浮着,这一泡的带汤香依旧以蜜香为主,汤质稍偏薄,感觉茶汤的滋味到了喉咙处就停止了延伸,嘴巴里剩下的是茶汤在入口的时保留住的蜜甜滋味,不过喝过之后的生津和回甘的速度让人满意。
第3—4茶汤展示
第4泡的汤色更亮了一些,茶汤中有蜜香与甜果香的结合,香气细腻且丰富,令人感到愉悦,茶汤在入口的瞬间有些许的苦味,但茶汤较为顺滑,稍有厚度,因此苦味并没有在口腔里扩散很久。
第5—6泡:95℃水,10s、15s
茶汤橙红较浅,带汤香明显,依旧是红茶蜜甜的香气,入口品尝,茶汤口感清甜,舌面略微干燥,产生了一丝紧绷感,滋味变得平和了不少,这一泡的带汤香较明显,是熟果香的味道。冲至第6泡的时候,茶汤橙红偏黄,入口清甜,滋味平和,带汤香更多的是红茶清甜的香气,挂杯香有蜜香,香气细腻。
第5—6泡茶汤展示
第7泡:95℃水,20s
茶汤已经冲至第7泡,汤色橙红偏黄,稍浅,入口品尝发现茶汤出现了水味,但香气依旧柔和细腻,温嗅公道杯是甜甜的蜜香。
第7泡茶汤展示
第8泡:95℃水,30s
第8泡闷泡了半分钟,茶汤橙红透亮,入口清甜,公道杯内的底香很明显,是种淡淡的蜜甜香,但由于水味非常清晰,到这里就不建议再继续冲泡了。
第8泡茶汤展示
四、叶底·鉴别
品评完内质之后,我们再来看叶底,都说“叶底不会骗人”,从最后一泡的叶底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接近真实的东西。叶底色泽红褐,大多以一芽一叶为主,可以看出这款茶的嫩度很高,用手轻轻触摸,叶底柔软有弹性,闻起来有淡淡的甜香。
叶底展示
总结:这款“针棒红茶”,选自云南大叶种茶,干茶形似金针,十分美观。在后期的品饮中,这款茶给小编最深刻的印象就是,蜜甜香始终贯穿于整个品饮过程,香气细腻且柔和。在第2至4泡的时候除了有明显的蜜香,还夹带着果香的味道。整体来说,这款茶并没有其他云南大叶种茶浓郁的蜜香,更多的是细腻柔和的蜜甜香,它的口感与香气都偏柔和,汤感也较为细腻,应该会更适合口感较为清淡的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