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碧螺春全球化产业布局

发布时间:2025-01-20 点击:30
在上一篇中提到了洞庭碧螺春遇到的尴尬局面,在国内虽然名气大,但走出国门,名气就大不如国内了。面对这样的问题,洞庭碧螺春的相关人士也都意识到了这一点,并且排除这一点,碧螺春即使是在国内,知名度也略逊于于同行业的普洱,龙井茶,铁观音等,对此,相关从业人员和机构成立专业的合作社,并领取工商营业执照进行营业。
今后,洞庭东、西山的碧螺春茶叶将集中炒制、统一标准、统一商标、统一宣传、统一上市,集中使用“洞庭山碧螺春”这一原产地证明商标,合力打造出碧螺春的名牌产品。产量翻三番仍存发展瓶颈据了解,目前洞庭东、西山的茶园面积为2.75万亩,2007年茶叶总产量达294.7吨,总产值达1.5亿元,比2002年翻了三番。在洞庭碧螺春茶园面积变化不大的情况下,为什么仅用了6年时间,碧螺春的总产值是如何接连翻番的?
这一变化的大部分功劳要记在茶叶专业合作社的头上。2004年,江苏省第一家碧螺春茶叶专业合作社在苏州成立。到目前为止,东山镇与金庭镇(原西山镇)共组建碧螺春茶叶专业合作社35家,入股农户7200户,农户入股茶园面积1.07万亩。为了帮助茶叶专业合作社与市场成功对接,目前吴中区工商局共向30余家农民茶叶专业合作社颁发工商营业执照。有了统一的茶叶加工基地、注册了自己的品牌、培养了一批茶叶经济人、拥有了市场主体资格的茶业专业合作社,把茶农手中的茶叶进行统一收购、统一炒制、统一包装、统一销售,使得原来茶农面临的销路不畅、价格过低等问题迎刃而解。
茶叶专业合作社的成立无疑是对社员们带来了好处的,大家不光享受到了合作社的优质服务,提高了青叶收入,这个收入算下来是比市场平均水平要高的,除此之外,大家还有份领到合作社的股金分红加合作社工作的工资性收入。如此看来,专业合作社的成立是一个非常好的举措,让茶农们在经济效益上得到了不少提高。(编辑:liyic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