焙火:岩茶精制工艺中最关键的一个步骤
发布时间:2024-12-22 点击:34
焙火是乌龙茶制作工艺最后的一道工序,也是武夷岩茶精制工艺中最关键的一个步骤,直接关系到成品茶的好坏。
一款好的岩茶,从采摘制作,到焙火完成,通常需要半年左右的时候才能完成。
每一年秋天来到武夷山的时候,喜欢行走在村头巷尾,闻一闻武夷山人焙茶时,从焙房里飘荡出来的阵阵茶香。
历史上,武夷岩茶焙火主要目的是为了“保存”。
过去焙火时,要计算岩茶到达销区的路途时间和销茶时间,来决定火侯的处理程度。
若新出的岩茶到达销区上市时,火功刚好退尽,那么这种火功就是处理的最好的。
用烧好的炭火打堆,焙茶必须用暗火,不能使用明火。
茶叶焙火,以“文火慢炖”为好。
实践说明,茶叶的蜜糖香及其他一些香气的形成,常产生于低温长焙过程,低温烘焙还有促进糖的焦化作用,产生麦芽糖的香味。
焙火更是形成武夷岩茶特有香韵的关键工艺,形成独特的汤色、香色、滋味。
火候轻重程度不同,焙火的时间也不同。
轻火的茶焙火温度低、焙火时间短,中火和足火的茶焙火时间长一些,具体焙火的时间都要根据每一款茶的情况来决定。
焙火,就好像是在炒菜。
焙火的过程中,师傅需要在旁看住火候,把茶叶翻堆。什么时候可以翻堆,什么时候焙好,师傅说:这个就要看经验了,要闻一闻才知道。
通常来说,内质越好的茶越耐焙。轻火岩茶香气清远、高而幽长,鲜爽。滋味甘爽,但带稍带微涩,品种特征明显且易鉴别。
左边是中足火叶底,右边是轻火叶底。
而焙火程度中、足火,其香气浓郁而平稳,杯底香好。带有花果蜜糖香,滋味醇厚、顺滑,耐泡,茶性较温和、不伤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