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信阳重视茶产业品牌培育
发布时间:2024-12-18 点击:39
打好变革试验牌推进农业现代化
——访信阳市副市长郑志强
英德茶叶网讯:“2014年全市粮食生产再夺丰收,总产量118.45亿斤,较上年117.14亿斤提高1.31亿斤,增幅达1.1%,占全国粮食产量的1%,完成了‘十一连增’,信阳市再次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市,信阳市又成为第二批国家级乡村变革试验区,肩负着国家批复的深化集体林权制度变革、改进农业补贴方法变革、涉农建设性资金整合变革、扶贫开发综合变革等四项使命。依托信阳农林学院,我们兴办了全省首家农民大学……”3月6日,信阳市主管农业的副市长郑志强在接受河南日报乡村版记者采访时打开了话匣子。
郑志强说,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对怎么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完成农业乡村的新发展,给出了明确的结果。这就是,努力在提升粮食生产才能上发掘新潜力,在优化农业构造上开拓新途径,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寻求新打破,在促进农民增收上取得新成效,在建设新乡村上迈出新步伐,进一步让农业强起来,让乡村美起来,让农民富起来。信阳将以国家级乡村变革试验区作为契机,加速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探究信阳特征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信阳是革命老区也是大别山山区,2014年全市争取各类财政扶贫资金4.3亿元,对152个扶贫开发重点村施行整村推进项目209个,29个贫穷村施行扶贫搬迁,完成11万贫穷人口稳定脱贫。依据省委6号文件提出鼎力推进“三山一滩”群众脱贫工程的精神,2015年,信阳市将加大扶贫开发综合变革力度,力争让老区群众早日脱贫致富。
农产质量量安全历来被中央高度重视,不断几年,中央一号文件把农产质量量安全问题单列提出。2014年,信阳市将农产质量量安全作为一整年的工作重心,在生产环节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建设和认证力度,从源头上保证农产质量量安全;在市场环节,狠抓农产质量量安全检测工作,鼎力推进农产质量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逐渐在大型生产基地、加工企业、批发市场、超市等设立农产品定点监测点,定期抽样检测,促使全市农产品达到质量标准。
信阳是产茶区,茶产业是信阳市的支柱产业之一。该市在重视产业发展品牌培育的同时,愈加注重茶叶质量安全。
为此,信阳市政府仔细落实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讨所签署茶产业发展科技战略合作协议,示范推行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举行培训班,对茶叶质量进行抽检,为全市茶叶质量安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证。同时,开展了信阳毛尖采摘指数的预告发布工作,加强了信阳毛尖原产地产品的维护。
谈及这年“三农”工作时,郑志强说,信阳市将仔细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省委6号文件精神,依照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的总要求,加鼎力度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以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农民不断增收为抓手,仔细落实支农惠农政策,续写信阳市“三农”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