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人张天福106岁华诞庆贺活动今在福州举行

发布时间:2024-12-12 点击:75
浏览大图
俗语说:人到七十古来稀;人过半百已知天命。但比50、70更令人感慨的已经不仅仅是整百,而是106!
106,3个简单的数字,但却记载着茶界泰斗张天福为茶做出辉煌奉献的106个年头。可以说,张天福老先生不仅见证了,并且参与了中国近代茶叶历史的发展,更是推进了中国茶叶的复兴,促使中国茶叶重新走向辉煌。他所倡议的“俭、清、和、静”的中国茶礼似乎为茶界编织了一张共享繁华的静心之网。
这年,是张天福老人106岁的寿辰。为留念这一难忘的时辰,今日晚上六点三非常,由中华茶人联谊会福建茶人之家、福建张天福茶叶发展基金会、福建省张天福有机茶技术效劳中心主办,公泰茶业与元泰茶业共同承办的“天增岁月人增寿,福泽四海茶人家——茶人张天福一百零六岁华诞”庆贺活动今在福州如期举行,成为福建茶界的一佳话。与此同时,公泰茶业与元泰茶业还联合在《东南快报》登载整版祝寿广告,恭祝茶界泰斗张天福老人福泽安康。
跨世纪的百岁茶人
张天福,1910年出生于上海名医世家,茶学家、制茶和审评专家。中国茶业界普遍把张天福称为:“茶学界泰斗”。张天福长时间从事茶叶教育、生产和科研工作,特殊在培育茶叶专业人才、创制制茶机械,提升乌龙茶质量等方面有很大成绩,对福建省茶叶的恢复和发展作出重要奉献。值得一提的是,即使到了晚年,张天福照旧努力于审评技术的教授和茶文化的倡议。
不断以来,张老不断以来把节省朴素、清正廉明、和衷共济、安静致远作为自己的处事哲学,事必躬亲去宣扬、倡议中国茶文化,差不多走遍福建茶区,独尊“茶为国饮”。身为中国茶叶界的一号人物,张老不断保持着朴素的生活习惯。时至今天,张老依然坚持黎明即起,清茶一杯,在并不富有的生活之中,保存着与茶相关的一切。在张老的家里,随处可见的是茶叶罐子、茶杯、茶书、茶称……也许正是由于一生爱茶,让张老看淡风云变幻,以一颗俭、清、和、静的往常心面对生活的点点滴滴。
据了解,张老一生为茶,辛勤耕耘几十载,即使是人到老年也不忘茶事,乐于参与各项与茶相关的活动,宣扬茶文化。不得不说,张老是中国茶叶界的一颗明珠,也是福建茶界的一个宝贝。而现在,正值张老一百零六岁,又在“一带一路”的大政策背景下,福建茶人更是应该把握历史给予的良机,将福建茶,甚至是中国茶推行向世界,让中国的茶文化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百岁老人张天福的次要奉献——
1942—1946年,张天福应聘到福建协和大学任教,他仍利用教学时机,积极搜集茶叶材料,编写教材,搞好茶业教学工作。1946年后,他又回到崇安接纳全国茶叶研讨所,成立农业部中央农业实验所崇安茶叶试验场,继续从事茶业科研,不断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0年,张天福调到福州,先后在中茶福建省公司和省农厅工作,建立机械制茶厂,设置茶叶收购网点。
1953年,张天福改进由他早年设计的“九一八”揉茶机为“五三式”、“五四式”揉茶机,分别推行适应于红茶、绿茶区,又设计推行了绿茶三锅不断杀青机,大大减轻了制茶工艺中的揉茶和杀青劳动强度。同时,还总结了经历、试验、示范、推行茶树无性繁衍——茶树短穗扦插法的经历,鼎力推行茶树良种。
1954年亲身赴崇安蹲点,指点兴办那时全国规模最大的机耕茶场——崇安茶场,为促进福建茶叶发展做出奉献。
1957年至1980年,他坚守在茶叶生产的岗位上,差不多走遍福建全省一切的茶区,写下《福建白茶的调查研讨》、《龙岩斜背茶调查》、《闽西山调查茶》、《福建茶史考》等等有价值的材料,并研发了“梯层茶园表土回沟条垦法”。
1980年,张天福只身前往福安社口,到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讨所当参谋。期间,张天福率领科研人员主持省的重点攻关课题——“乌龙茶做青工艺与器材研讨”,获得了成功,处理了乌龙茶质量最关键的“做青”工序难题,初次完成人工控制气候条件下进行乌龙茶“做青”工艺,对稳定和提升乌龙茶质量获得进展。该效果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9年,张天福提出有机茶的概念,并建议成立“张天福有机茶示范基地”。“张天福有机茶示范基地”实行过程就严厉依照《有机食品》国家标准,从选址、规划、开山、种植、管理等各环节进行保证。截止日前,张天福有机茶示范基地分别在安溪、寿宁、武夷山、漳平、永泰等地成立。
2013年,这位年高德劭的百岁茶人,因其为中国乃至世界所作的卓荦奉献,而被国际茶业大会组委会授予“世界杰出茶人奉献”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