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艺为什么要称为茶艺你知道茶艺一词的来源么
发布时间:2024-12-12 点击:47
茶艺自古就有,中国茶艺也被称为是一种文化。茶艺广泛吸收和借鉴了其它艺术形式,并扩展到文学、艺术等领域,形成了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汉族茶文化。中国茶的艺术,萌芽于唐,发皇于宋,改革于明,极盛于清,可谓有相当的历史渊源,自成一系统。人们认为茶艺的来源就是在唐朝,但“茶艺”一词却是在近代才产生的。
“茶艺”一词产于何时
上世纪70年代中期,台湾人民认识到自己的传统历史文化有其优越性的存在,对于自己的民族文化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于是,一群知识分子迫切地希望回归到中国文化的源头将中国文化挖掘出来展示在世人的面前,来提高中国文化的地位。因此,将目标转移到传统的民俗,从童玩到高层次的戏曲,如:剪纸艺术、打陀螺、放风筝、布袋戏、国乐、国书、国剧、中国功夫等民俗活动,一时间热门起来,并俨然成为一种时尚,饮茶文化也就应运而生,因此就有了关于茶道茶艺的雏形称谓。这就是“茶艺”的来源。
茶艺为什么称为“茶艺”
为了恢复弘扬品饮茗茶的民俗,有人提出“茶道”这个词。但是在那个时候,有人指出茶道虽然是在我们中国,但已经被日本占用了。日本那时候的茶道早已做的有声有色,一提到茶道世人就只会想起日本,这样不利于中国茶文化的地位的巩固和宣传。于是又有人提出“茶艺”这个名词。这个词受到了大多数人的赞同,“茶艺”就这么产生且确定下来了。
自此之后,1978年,台北市和高雄市分别组织成立了“茶艺协会”,代表了“茶艺”已具雏形。到了1988年,台湾访问大陆的文化访问团在上海与壶艺大师公开谈论茶艺,将“茶艺”这个名词到大陆茶界,也是“茶艺”一词首次正式在大陆出现。当时的茶艺就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广义的茶艺是研究茶叶制作的原理、原则,如茶叶的生产、制造、经营、饮用的方法等,以达到人类在物质和精神全面满足的学问。狭义的茶艺是研究如何泡好一壶茶的技艺,和如何享用一杯茶的艺术。
究其“茶艺”的来源,其实在中国古代早已有之,只是中国早期所谓的“茶艺”概念并无深刻内涵,只是从“泡”的手艺为出发点,并无从“品”的艺术体现。但是茶文化经过了上千年,茶道茶艺却被日本人钻了个空,日本将茶道茶艺表现的更加淋漓尽致,而中国的茶艺却还让人误解为只是泡茶的过程和手法。在20世纪国人就有发展自己茶文化的思想,到了现在却都没将中国的茶文化屹立于世界茶文化之林,中国的茶文化复兴之路还要走多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