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农与茶厂签采购协议只卖老树种碧螺春

发布时间:2024-12-07 点击:44
农企合作是一种常见的生产模式,茶农和茶厂合作,将茶树品种、管理模式由茶厂管控,农户根据茶厂的需求进行种茶和采摘,这也是近些年来常见的一些茶叶生产模式,东山镇莫厘村茶农滕飞川就与茶厂签了协议只卖老树种碧螺春。
据报道,昨天下午,东山镇莫厘村茶农滕飞川开心地领到了今年2万多元的碧螺春茶鲜叶款,与此同时,他继续与茶厂签订了下一年度的洞庭碧螺春茶鲜叶采购协议,而保证茶树的原产地老树种和种植、管理的绿色要求,则作为附加条件写进了协议。签约现场,80余户茶农按序领取了御封茶厂2017年碧螺春茶鲜叶款,110户茶农签订了2018年的鲜叶采购协议。东山镇莫厘村村委会全程参与,承担监管义务,督促村民诚信经营。
茶树品种一味追求早熟、过度修剪树枝以求产量,追求更大经济利益……市场种种乱象严重冲击着碧螺春的品牌价值。
保护碧螺春的“正宗血统”,需要从源头抓起。严介龙是东山碧螺春茶叶协会会长,同时也是东山御封茶厂负责人。昨天,在经过前期摸底基础上,他将与企业签约的农户扩大到110户。
“没想到这么早就能领到这个钱,今年比去年增加了一半以上。”滕飞川告诉记者,五年前,他选择与御封茶厂进行了签约,“以前我总是担心青叶能不能卖掉,签约了我再也不用担心了,可以安心种好我的茶树了。”同时,在滕飞川看来,和茶厂签约,还节省了家里的劳动力,“有专门的人采、挑,我有精力扩大规模,每年青叶的产量都在增加,收入也是一年比一年高。”当天,茶农们领完款项,与茶厂再次签订了下一年度的洞庭碧螺春茶鲜叶采购协议,除了原先的80余户,还来了不少新人,“看到那些签约人实实在在得到了钱,我们也想加入。”莫厘村滕师傅说。
“2008年和我结对的茶农只有39户,到今年发展到了110户。”严介龙告诉记者,这样的合作模式,解了茶农销售的后顾之忧外,更将碧螺春品质的管控关卡提前到种植领域。根据合同规定,签约茶农的茶树必须是原产地的老树种,对于茶树的种植、管理也有明确的绿色要求。同时企业和每个农户之间有一个联系卡,上面详细记录着每一户有多少茶树,每年生产多少青叶,还会生成一个二维码,扫一扫就可以追根溯源。如果茶农上一年没有严格按照要求提供洞庭山碧螺春茶鲜叶,就要被取消资格。
由企业与农户签约,对洞庭山碧螺春原产地的种质资源保护、绿色管护模式进行市场化约束。在东山镇农林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李浩宇看来,这种“企业+农户”的模式让双方的联系更紧密,通过市场合作协议的约束,保护好老树种,让洞庭碧螺春茶最原始的味道传承下去,同时每一口茶都能追根溯源,让消费者喝得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