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挖掘茶场资源优势发展茶旅发挥地方特色吸引外来宾客

发布时间:2024-11-30 点击:72
安溪茶叶种植历史久远,其出产的乌龙茶更是受到大家的称赞,不仅在我国畅销,在海外也受到欢迎,销售市场十分广阔。近期,安溪还大力挖掘茶场的资源优势,为了更好地发展茶旅产业,打造国家级旅游胜地,希望通过发挥地方特色,来吸引更多的外来宾客,让安溪茶叶香飘万里。
老茶场申请国家级茶庄园
提起芦田茶场,几乎所有安溪茶人都知道。该茶场从1959年创办至今,是安溪较早创建的国营茶场,也是国家乌龙茶外贸定点出口厂之一,最鼎盛时,仅芦田镇及茶场的茶产量就占整个安溪县的十分之一。
“目前,由于受市场冲击,老茶场大部分的茶园及场地都出租了。”安溪县茶果局局长陈志明说,茶产业与其他商品不同,在提倡创新的同时离不开传统的基础。芦田镇是梅占茶品类的发源地,一枝独秀不是春,如今包括梅占、黄金桂、本山等其他同样名优品种的茶品种也逐步受到市场的认可。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芦田老场厂的品牌需要重新被认可,为此,当地已经启动了相关商标注册,当天的活动也算是一个新起点,吸引更多社会资源重新认识老茶场的商业价值。
更值得一提的是,芦田茶场正在申请国家级现代茶庄园,除了确保茶产量之外,将更多地提供茶庄园的旅游资源,让更多全球的茶友可以在旅游中感受传统茶文化。“当年出口的茶叶多数产自芦田,这是很好的对外宣传的要素。”芦田镇党委书记赵金忠说。据了解,该称号的含金量等同于国家级5a景区,极具旅游价值。
茶场坚守传统同时吸引外宾
安溪茶业的发展,关系到全国乌龙茶产业的兴衰。近年来,安溪茶叶出口数量攀升的背后也有老茶场的“功劳”。“我们有很多初制基地,其中有个别基地就是向国营茶场承包的,已经承包了50年。”安溪目前出口数量最多的兴溪茶业公司的负责人王吾河说,他们每年出口千吨茶叶,未来将视具体情况开发茶旅游项目及国内市场,不过不会盲目投入,目前依然还是以外贸销售为主导。
提到安溪县三和芹草洋基地,很多人就会联想到那里的文化旅游项目。“我们这里海拔有1000米,空气湿度大。”三和茶业相关负责人宋先生介绍说,为了让更多国际茶人了解安溪茶山的独特魅力,他们不但建立了最先进的标准化加工体系,还在倚靠茶山资源的同时,将传统手工制茶的全套工艺落地,提供定制化的茶山旅游项目。
“这里接待过众多全球茶业界的重量级嘉宾。”他说,就在上个月希腊官方还组织人员过来参观,今年3月意大利的相关合作者也前来例行走访,未来五年围绕着芹草洋原有国有茶场资源基础,他们将建立直输欧盟的茶基地。基地将依据意大利的最高标准,从土壤含量到种植要求层层把关,希望可以做到定制化的出口。
“种植的茶品种不会只有铁观音,梅占、毛蟹等品类也会根据土壤及需求分布种植,提供的产品也不止有乌龙茶,欧盟市场较受欢迎的红茶也会相应提供。”宋先生说,因为保留了很多老茶场的原有工业厂房,经过改造呈现出传统与现代交融的独特茶场风貌,结合三和茶业的茶博馆,已经成为省级茶产业观光工厂,“每年接待上万人次的参观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