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味充足变化丰富品润元昌2016千山悦

发布时间:2024-11-23 点击:53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同样适用于爱茶的朋友们。作为近年来受到热捧的布朗山茶也是如此,一千个爱茶的人,就会有一千种对布朗山茶的印象与看法。今天,我们将通过一款润元昌2016年的千山悦,来感受不一样的布朗风味。
润元昌2016年千山悦
基本信息参考表:
润元昌2016年千山悦
品牌 润元昌
年份 2016年
工艺 普洱生茶
产地 云南·西双版纳
选料 大叶种晒青毛茶
包装 棉纸包装
净重 360g
>一、包装·赏析
不同于常见的山水画、意境画,这款2016千山悦在外包装设计上,以文字为主,凸显了相关的信息点。据悉,这也是时隔三年之后,润元昌推出的又一款“千山悦”作品,与前作保持了高度的统一。
外包装赏析
二、干茶·鉴赏
这款360g的茶叶,手感较为厚实。打开茶叶之后可以看到,这款2016年千山悦,压制紧实,饼形圆润、自然,条索紧结稍细长、显毫,净度佳,较为匀整。
饼形圆润自然
三、内质·品评
为了让茶叶充分展现它的内质特点,我们采用了盖碗作为此次冲泡的器具,容量约为110ml。透明公道杯便于观察汤色。
品评准备
根据日常的品饮习惯,我们撬取了8g茶样用于此次品评。撬茶时,建议从窝心内侧向外撬取茶叶,可以获得相对完整的小块茶样。
称取8g用于品评
醒茶阶段:20s/100℃
考虑到这款茶叶压制较为紧实,我们采用了较长的醒茶时间。醒茶阶段的茶汤,色泽橙黄油亮,稍浊,蜜香稍显带烟味。
醒茶阶段茶汤图
第一泡:5s/100℃
在醒茶充分的基础上,我们在前几泡采用了较短的浸泡时间。第一泡的茶汤,汤色浅橙黄、透亮,蜜香较为细微。茶汤入口较为平和,浓稠度尚可,微有苦感,饮后有生津感。
第一泡茶汤图
第二泡:5s/100℃
正当我们在讨论,觉得第一泡偏淡的时候,这一泡的茶汤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第二泡的茶汤,汤色橙黄透亮,花蜜香细,滋味尚浓稠,涩感有所加重,生津感较为强烈。
第二泡茶汤图
第三泡:7s/100℃
而第三泡的茶汤为我们展现了这款茶叶较高的浓强度。茶汤汤色橙黄油亮,色泽饱满,花蜜香显,滋味浓稠,带汤香较为充足,有苦感与涩感,但胜在生津回甘较为持久。
应当说,前三泡的茶汤为我们展现了布朗山茶的基本特征,即滋味浓醇,苦涩感较重,但生津回甘较为明显,以及那淡淡的烟味。
第三泡茶汤图
四到五泡:10s/100℃,15s/100℃
之所以把这两泡列在一起,是因为它们呈现了不一样的特点,即苦甜交加的状态。这两泡的茶汤,汤色橙黄油亮,花蜜香显,呈现出较为清晰的状态。茶汤入口之后,滋味醇尚厚,带汤香充足。尤其特别的是,苦感与甜感相互交替,带来了较为持久的生津感。
4-5泡茶汤展示图
六到八泡:20s/100℃,30s/100℃,40s/100℃
从第六泡开始,我们逐渐延长了茶叶的浸泡时间。这个阶段的茶汤,汤色橙黄稍浅,较为油亮,花蜜香持久。茶汤开始变得清甜可口,带汤香细腻,尽管有涩感的存在,但并不影响它的整体表现。
6-8泡茶汤展示图
四、叶底·鉴别
经过了多次冲泡以后,我们进入了观看叶底的环节。叶底的表现较为均衡,条索较为完整,含有一定的嫩芽与嫩梗,色泽青褐,油性稍显,弹性尚可。
叶底图
总结:通过以上的品评过程,相信大家对这款润元昌2016年千山悦的品质特征有了清晰的了解。充足的滋味、丰富的变化过程,以及茶汤整体的协调感都展现了布朗山茶的魅力所在。尽管苦感与涩感偏重,但假以时日,茶叶在得当的后期转化中,会变得更加醇厚饱满。对布朗山茶感兴趣的茶友们,不妨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