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白菊作用与功效介绍
发布时间:2024-11-18 点击:61
杭白菊为菊科植物,花中含挥发油0.13%、菊甙、腺嘌呤、胆碱、水苏碱及微量维生素a样物质、维生素b、氨基酸及刺槐树碱等。经祖国中医和西医学的共同研究表明,杭白菊泡茶饮用,具有以下功效:
1. 对中枢神经有镇静作用;
2. 有解热作用;
3. 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扩张冠状动脉作用;
4. 有抑菌作用,菊花水煎剂及水浸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变形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霍乱弧菌、乙型溶血链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人型结核杆菌及流感病毒(pr3株)均有抑制作用。
杭白菊的元素含量:杭白菊中含锌,钠,铁等元素,尤其是铁的含量最高。铁是细胞中的重要组成成分,三羧酸循环中有一半以上的酶均含有铁,或需要铁作为辅助因子。铁和人体免疫防御功能有密切的关系,它可协调锌,钙,镁的体内代谢。杭白菊的镍,锌,铁的含量较多,而对于钠和钙,野菊花要比杭白菊高,差别最大的是,杭白菊中的铅含量是野菊的6倍之多,这与它们所生长的生态环境有关,也给我们人类敲响了环境铅污染的危害性。由于杭白菊含有较低的铅,含有较高矿物质,因此具有较高的医疗及保键价值。
折叠杭白菊的作用:
一、杭白菊的正性肌力作用
1.杭白菊总提取物的正性肌力作用
将大鼠心脏进行langendorff 灌流,并以medlah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记录左室收缩曲线,计算心脏的收缩力学指标,包括:左室发展压(lvdp)、左心室发展压与心率之积(ldp×hr)、心室内压最大上升(下降)速率(±dp/dtmax),结果显示,不同浓度抗白菊提取液能剂量依赖性地增加灌流心脏的 lvdp、±dp/dtmax及lvdp× hr。杭白菊中、高浓度时可导致心率减慢(p
2.杭白菊不同溶剂草取物正性肌力作用的差异
将杭白菊总提取物用不同溶剂萃取,仍可以显著增加离体大鼠心脏lvdp、±dp/dtmax、hr×lvdp,但作用强度存在显著差异,各萃取物对心肌收缩力的影响大小顺序与其对冠脉流量的顺序一致。
3.杭白菊对离体心室肌细胞收缩力的影响
应用酶解心室肌细胞,观察机白菊提取物对单个心室肌细胞的影响,用medease视频跟踪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记录并分析心室肌细胞的收缩幅度(dl)、最大收缩速度(+dl/dtmax)、最大舒张速度(- dl/dtmax)和舒张木心肌细胞的长度(lo)。杭白菊总提取物及杭白菊不同溶剂萃取物中作用强度最大的部分,均可以浓度依赖性地增加单个心肌细胞收缩指标(±dl/dtmax 及dl)。
因此,不论从离体心脏,还是单个心肌细胞,杭白菊均显示其正性肌力作用。杭白菊对整体动物心脏是否也有正性肌力作用的研究正在进行中。
二、杭白菊的抗心肌缺血作用
1.杭白菊对心脏冠脉流量(cf)的影响
对大鼠心脏进行langendorff 灌流,并在灌流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杭白菊总提取物(高、中、低浓度),结果表明,杭白菊总提取物浓度依赖性地增加大鼠心脏cf,3倍于抗白菊高浓度的丹参注射液对 cf的增加作用仍低于杭白菊高浓度的作用。
杭白菊不同溶剂革取物仍可使大鼠心脏cf增加,但增加幅度差异较大。萃取物中作用强度最大的部分,其作用程度与同浓度总提取物相当,而其体积远远小于总提取物。选取抗白菊总提取物及不同溶剂萃取物中作用强度最大的部分,进行抗心肌缺血实验,发现两者均可以显著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时 cf的减少。
2.杭白菊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时cf及心肌收缩力的影响
结扎离体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30min,再灌注30min,造成缺血再灌注损伤,实验过程中记录cf、lvdp、lvdp×hr、±dp/dt max。结果表明,一定剂量的杭白菊总提取物明显改善缺血再灌注对 lvdp、±dp/dtmax、lvdp×hr和 cf的减低作用;杭白菊总提取物还可显著对抗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心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降低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升高。
将不同溶剂革取物中对心肌收缩力及cf作用强度最大的部分进行langendorff大鼠心脏灌流实验,以全心停灌30min。复灌30min造成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结果也证明该部分可以显著对抗缺血再灌注后cf以及心肌收缩力指标lvdp、 ±dp/dtmax、lvdp×hr的降低表明该部分仍具有显著的抗心肌缺血作用。
3.杭白菊提取物对缺氧引起的心肌细胞收缩力降低的改善作用
应用酶解单个心室肌细胞,观察杭白菊提取物对抗缺氧/复氧对心肌细胞的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单纯缺氧/复氧组,缺氧5min使± dl/dtmax和dl明显降低(p 0.05);复氧1min时,±dl/dtmax 和dl略回复,lo无明显变化,但随复氧时间延长±dl/dtmax、dl和 lo明显降低(p
4. 杭白菊提取物对缺氧引起的细胞内钙降低的抑制作用
在分离心室肌细胞上,观察到缺氧1、3和5min后电刺激诱导的细胞内钙浓度([ca2+]i)的变化幅度与对照相比分别降低22.91%、 32.68%和32.87%;在复氧1、3、5、 10min时[ca2+]i的幅度分别为对照的76.04%、84.46%。86.41%和 85.25%,与单纯缺氧/复氧组比较,含有一定浓度杭白菊的缺氧液使缺氧1、3和5min后电刺激诱导的[ca2+]i的幅度与对照相比仅分别降低4.6%、5.7%和8.4%,在复氧1、3.5.10min时[ca2+]i的幅度分别为对照的91.7%、97.6%、 100.3%和99.6%,显著高于同时点的单纯缺氧/复氧组。因此,缺氧可以引起心肌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降低,而杭白菊可以显著抑制这种降低。
三、杭白菊抗心律失常作用研究
1.杭白菊抗乌头碱诱发的大鼠心律失常作用
大鼠分别腹腔注射(ip)高剂量、低剂量杭白菊提取物及生理盐北、丹参注射液4.0ml/kg(6.0g/ kg),以乌头碱30μg/kg诱发心律失常。研究结果显示,杭白菊高、低剂量组及丹参阳性对照组均能使室性心动过速(vt)发生次数降低,持续时间缩短,vt出现时间显著延迟,心室颤动(vf)出现时间延迟,心律失常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所用抗白菊剂量小于丹参,而对上述指标的改善作用大于丹参组。
2.杭白菊抗氯仿诱发小鼠心律失常作用
小鼠分别ip一定剂量的杭白菊,奎尼丁(30mg/kg)、生理盐水,然后以氯仿诱发心律失常。研究表明,杭白菊组及奎尼丁组vf发生率显著小于生理盐水组,而转律率显著高于生理盐水组。在本实验中,杭白菊的作用大于奎尼丁。
从上述结果看,杭白菊对心脏具有多种作用。在目前进行的研究中,我们还发现杭白菊对血管有显著的舒张作用,此种舒血管作用为非内皮依赖性,具体机制正在研究中。因此杭白萄是一个具有良好前景的潜在的。肝血管活性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