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茶馆也疯狂重庆“原汁原味”的老茶馆
发布时间:2024-11-10 点击:43
引荐一:黄桷坪正街老茶馆:交通茶馆
引荐理由:喝杯茶,顺便看明星拍电影
地点:黄桷坪涂鸦艺术街
营业时间:早上6点半——晚上11点
茶具:盖碗
茶种:普通绿茶、菊花茶、茉莉花茶、沱茶、碧螺春
价位:普通茶(绿茶、沱茶等)普通2元一杯;花茶(菊花、茉莉花)3元一杯;3元封顶且无限续杯哦。
规矩:可以自带茶具茶叶,一块五毛即可为你无限续杯
消费群体:茶馆邻居邻里,农民工兄弟,川美学生,寻觅灵感的艺术创作者
特征:重庆保存最完好的老茶馆,可谓“重庆第一老茶馆”,文艺青年追捧地,深受电影导演喜爱。
茶馆已有25年历史,从农民工到艺术家都是常客旧貌换新颜的黄桷坪涂鸦街给人一种轰轰烈烈的艺术感,“交通茶馆”四个字低调地杵在那儿,假如不是专程造访,它很容易逃出我们的视线,很容易让我们目不斜视。
穿过一小段走廊,眼前恍然大悟:茶馆不大,老式木架构造,房梁良莠不齐,破败中透露着其独特的年代感,好像许多老式房屋一样,茶馆整个的采光条件不好,气氛显得阴暗慵懒,加上老式条凳,方形老木桌,突然间把我们拉回到爷字辈儿的那些年代。每个第一次走进茶馆的年轻人都会“哇”一声,这正是对这保管得如此原滋原味的茶馆最好的回应。
“如今都10点多了,这已经是第二波儿喝茶的人了......”老板娘姓佘,晓得我们今儿专程来访,便毫不吝啬的与我们摆起了老茶馆的故事“茶馆是87年开的,以前是黄桷坪运输公司的食堂,变革开放之后发展多种运营,改成了茶馆,由于属于黄桷坪运输公司,所以叫上了交通茶馆。最开始的茶客都是邻居邻里,后来渐渐地,有公民工、棒棒军,再后来许多学画画的,喜欢搞艺术的人也都成了这里的茶客。其实很多来这里坐的都是固定茶客,流动型的茶客学生娃儿居多,你们今儿看到的这些人,明日也会看到。早上第一波人普通六七点就过来了喝早茶,喝完了茶就赶着去买菜,接着第二波人过来喝上午茶,下午茶时间普通人流量会大一些,而晚上就是学生居多了。”老板娘一边和我们闲谈,一边跟茶馆里的熟客人打招呼。
两块钱一杯茶可坐一整天 利润微薄老板仍然坚守
交通茶馆的茶价两元、三元不等,自带茶具茶叶只需付一块五的续杯费,佘老板告诉我们,这里茶价应该全重庆最低的,除掉房租,和效劳员的工资,基本没有什么利润了。“如今这个物价,只靠这个茶馆很难维持我们一家的生活。”佘老板说茶馆已经是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了,虽然有的客人会难缠,有的人脾气倔,难得将就,但是想到这日积月累,一天天都这么守着它,大家互相也有感情了,“所以不论多难,我都会坚持下去”。
老板娘还告诉我们,这个老茶馆之所以还能保管的那么完好,连墙上雨水浸湿的痕迹都清楚可见,这还得感激陈安健老师,他是川美的一位教授,运输公司曾两次都想把这个场地改为他用,“多亏了陈老师向区政府提建议,而且自发愿意每月出资3000元来承当部分租金,才让茶馆得以生活下来。”老板娘不断没有装修过,茶价也不断没有涨,为的就是让大家能在这里寻觅到一个真正的老茶馆,老重庆的缩影。
曾是《疯狂的石头》拍摄取景地 如今是学生们的艺术“修炼地”
交通茶馆声名大噪是电影《疯狂的石头》大热之后,人们发现原来电影里的一个场景是在茶馆取的景,佘老板回想道,“那时是重庆电视台的人来跟我联络的,说是要到我们这来拍戏,我也没想到这部电影后来会这么火。”听说导演宁浩第一次到这里喝茶,就感慨这里的环境太有老重庆的感觉了,于是在电影里加了这一段。
由于这里保存完好的“原汁原味”老茶馆的感觉,不断以来也是旁边美院学生们创作的必去之地,如今楼上的交通旅馆就是专门为“黄漂族”们预备,房间只租给学生,方便学生们在此创作。“前段时间还有学生自编自导了一部电影叫《黑老大》,全部都是在这里拍的,我们都免费当了一次群众演员。”茶客刘先生说,在交通茶馆喝茶,都当了几次群众演员了,《疯狂的石头》也有他的镜头哦。据佘老板介绍,普通学生来拍片子都不会收费的,有的学生的毕业作品都在这里头展览,“学生们也不容易,我哪还能收他们的钱嘛,很多学生们毕业几年后回来发现茶馆还是老样子,都很兴奋。”佘老板晓得,茶馆里承载了很多人学生时代的记忆。
张老汉是这里的老茶客了,他从茶馆开张那天起就在这喝茶,如今每天到茶馆里坐坐已经成了几十年不变的习惯,他说,“我以前就在黄桷坪住,如今搬到了毛线沟,还是会每天早上坐车过来,会会老朋友,摆一下龙门阵。”市井奇闻,官场秘闻,大至皇帝下台,小到寡妇嫁人,在茶馆里都能听到真真假假的音讯,这也是茶客们喝茶一大乐趣所在。和张老汉坐在一张桌子的刘老爷子接话道,“我走遍了重庆各个区,我敢一定的说,这里是日前保管得最好的茶馆,所以我每天也从中梁山过来喝茶。”
引荐二: 磁器口老茶馆——翰林茶园
引荐理由:喝杯茶,大家一同“嗨袍哥”
地点:磁器口
营业时间:早上9点---晚上8点
茶具:盖碗
茶种:普通绿茶、红茶、沱茶、竹叶青、碧螺春、各种花茶
价位:普通茶(绿茶、沱茶等)普通10元一杯、花茶(菊花、茉莉花)10元一杯,上等茶叶15元至25元不等。
规矩:一人一座,一座一茶
消费群体:景区游客
特征:喝茶的时候可以赏花,可以吟诗作画,还可以听老板讲“袍哥”故事
(本组照片来自网友“七月娃娃”博客)
喝茶赏花看字画,在这里歇脚才最清净从磁器口大门进去20米左转,就能看到“翰林茶园”四个字,老板姓曹,听说是翰林后代,门口挂了一张他与央视主持敬一丹的合影。这和我们平常明白的茶馆不太一样,由于这里更像是个四合院,瓦房上红色的花开得正绚烂,屋檐下还有间书画室和草鞋屋,树荫下几个广东口音的人正在品茶聊天,曹老板和他们攀谈的间隙,还会时不时闯进几个游客来拍照。
曹老说,这里次要面对游客,所以来喝茶的社会各阶层的人都有,上到中央领导,社会精英,下到出来玩耍的普通老百姓,“我能跟来这里喝茶的一切人交流,天文地理社会人文,我们什么都聊。”曹了沏了杯茶招呼我们坐下,不一会就打开了话匣子,“重庆人为什么要喝盖碗茶,除了从古到今因循的生活风俗外,与重庆地理、气候等环境也有密切关系。重庆地势峻峭,人们爬坡上坎,走得脚腿酸软,尤其是漫长酷夏酷热的气候,更是汗流浃背,口干舌燥,很自然想找个歇脚,喝碗茶解解渴。茶盖也可以乘茶,便于冷却,合上茶盖,便于保温,用茶盖搅动茶叶,便于茶叶入味儿。”
老板亲身采购茶叶,在这里才能喝到老鹰茶尖
“盖碗儿茶可以很贫民也可以很高贵,上至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下至市井小二......”曹老对盖碗茶的传统文化娓娓道来,吸引了临近几桌的客人,不少人都羡慕曹老如今的生活,清净、悠闲还能补贴家用,曹老却不这么以为。曹老以前是汽车修缮厂的工程师,04年退休之后,就把老宅修葺一新,专职守店卖茶,“要说如今的收入,其实完全不够一家老小的生活,这里就才这么一小块儿,冬天很冷和夏天很热的时候人都不是很多。”曹老给我们算了一笔细账,为了找到最好的老鹰茶尖,每次他都专程到外地采购,“我敢说,只要我们这里才能喝到这么正宗的老鹰茶尖,清热解暑去油脂,效果绝对最好。”
转播到腾讯微博
盖碗茶里规矩多,在这里老板教你学“堂口暗号”
曹老喝茶深受父亲的影响,15岁就喜好坐茶馆,也学到了不少“袍哥”故事,“别的不敢说,袍哥故事我晓得得最多,摆一天都摆不完。”在我们的一再要求下,曹老给我们简单介绍了一下茶馆里的“暗号”。
曹老指了指旁边的书画室说,“我平常除了喝茶,也喜欢研讨国学,这是我的书房,兴致来了我也写写字,也让客人们喝茶的时候感受一下中国传统文化。”这茶园是祖上留下来的老房子,曹老退休就不断运营着茶馆,“我从15岁就进茶馆,喝茶已经是我一辈子都丢不下的习惯了。”
曹老将茶盖立着放到茶碗旁边,“这就叫‘愣起’,意思是当请人喝茶的时候忘了带茶钱,为了防止为难,以此表示老板,今日茶钱赊着,改天补上。”假如客人有事需求离开,可以在茶盖上随意放个小东西,打火机或一片树叶都行,“这就表示需求离开一会,不要收我的茶碗,但是普通不要离开超越半小时。” 平常里看似不起眼的饮茶动作,倒是处处透着玄机。
把茶盖里朝外斜靠在茶杯上,意思是告诉店小二,想找个堂口的人。茶盖朝下靠在茶杯边,表示要添水,“这样叫添水普通只添两次,第三次得给大家统一加水的时候才能给你添。”曹老把茶盖朝上放进茶杯里,这样就表示让老板可以结账了。曹老还和我们开了个玩笑,世界上有两种茶是买不到的,一是过路黄,二是玻璃茶。过路黄就是他人喝剩的茶,古时老板用来放在路边让过路的民工解渴的,“过路黄不会卖,所以你也买不到,你晓得玻璃茶是什么茶吗?”众人摇头不知,“那就是白开水,我们茶馆可不卖白开水哦!”曹老打趣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