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普洱·茶山探源】茶驴带你游茶山之(一)章朗:人间幽微地,到来生隐心章朗古茶园有什么特点?

发布时间:2024-11-08 点击:37
章朗的美,是一种既宏大深邃又细致明朗的美。
章朗的美,是满山的清风蝉噪和云白天幽辉映下的美。
章朗的人,是勐海距离历史最远而距离苍穹最近的古濮人。
章朗的茶香,飘过山岭就到了异国,飘出勐海就到了世界。
章朗的历史,犹如天边的晓月,挂了千年而清辉不减。
这里的一切,清风,美景,濮人,苍穹,历史,都写在寨子来,写在村头那座千年古寺里,写在章朗的山山水水里,写在章朗的一草一木里。若非亲到,若非身临,一切的臆想和转述都显得苍白而无据。
章朗,这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布朗族古寨,无疑是巴达山最著名的寨子和最著名的普洱茶之地。于历史而言,这是惟一一个可堪与老曼峨比肩的古寨和古寺,据章朗古佛寺珍藏的贝叶经记载,章朗已有1400多年的建寨历史。于茶而言,这是巴达古树茶最多最出名的山头。
“章朗”为傣语,意为大象冻僵的地方。相传1400多年以前,佛家弟子玛哈烘用大象驮着经书自斯里兰卡学成归来,当他来到章朗时,正值隆冬,又突降冻雨,大象竟被冻僵不起,附近村民闻讯赶来,燃起熊熊大火,给大象恢复了体力。后来,玛哈烘在此建寺立塔,并动员周围村寨的人们搬到这里居住,取名“章朗”,以纪念大象驮经之功。大象,也就成了章朗人民的吉祥物。在寨子的尽头,如今还屹立着两头由寨子里的青年人集资建造的白象,如同寨子的保护神,镇守护佑着这千年古寨的薪火传承。经过白象所在的村尾,沿着一条浓荫蔽天,青苔落叶铺就,高达百级的台阶拾级而上,就是寨子的最高处,白塔。白塔是章朗又一佛教圣地,也是章朗不可错过的又一美景,直入云天,金碧辉煌的塔群本就是一幅壮美的图景,更兼满山的青松秀木,而满院的菩提树更增加了这里的禅意与宁静。
章朗现有260多户人家,分为老寨新寨中寨,是西双版纳最大的布朗族寨子,也是布朗族历史文化保存得较完整的寨子。布朗族建筑、语言、服饰、生活习俗在章朗都得以完整保留。如今的章朗佛寺明显经过改扩建,新旧共存。新者如谦谦后生新不夺主,旧者如敦厚长者老而弥坚。佛寺、僧房、佛塔、藏经阁,整个佛寺建筑群透着浓浓的布朗族建筑艺术风格。而佛寺墙壁上鲜艳夺目的长卷壁画,虽然算不上名家巧匠之作,但却是一部布朗族的民族史和发展史,细致入微的表现了布朗族从创世神话开始,到生产生活的点点滴滴。
2006年,在政府的支持下,章朗建起了第一个布朗族生态博物馆,向外界全面的展示了布朗族的历史沿革和民族文化,值得一往观瞻,也是去章朗旅游看茶应该去学习的地方。
章朗位于巴达海拔1600多米的高山上,林木森森,终年云遮雾罩,孕育了巴达最好的古树茶。如西双版纳众多古茶园一样,章朗的古茶园也是林茶共生,花木同春,古茶树错落而稀疏的分布在绵绵无尽四季苍翠的青山里,因而章朗的茶也有着别样的大气、稳重,如蕴藉宽广的巴达山一样。
去了章朗,如果你没有一种留下来的冲动,一种不想回去的感觉,那只能说你已经审美疲劳。至少,你可以留个一天半天的时间,去到章朗寨子后边那悠长的台阶上,幽深的林子里,或坐或卧,把自己深陷在浓情绿意的自然里。面对四围的苍松翠竹,面对满山的蝉鸟唱和,缕缕纷繁的思绪,摒除世俗的牵挂,坐卧由之,甚或,发呆即可,呼吸即可,这是超自然的大氧吧。
想起唐代诗人祖咏有首诗,用在此处,绝佳:
别业居幽处,到来生隐心。南山当户牖,澧水映园林。
竹覆经冬雪,庭昏未夕阴。寥寥人境外,闲坐听春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