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人教您如何正确的品鉴信阳毛尖?
发布时间:2024-11-02 点击:47
之前给小伙伴们介绍了 信阳毛尖的大致分类,这一篇就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信阳毛尖的冲泡。日常生活中,信阳毛尖冲泡的最佳器皿就是一只透明玻璃杯。
如果怕烫,可以选一个带把的。走在信阳的大街小巷,你会发现大家端在手里喝茶的,大多是这样的杯子:
不过,一般信阳人会把里面那层滤网给拿掉,因为正宗的信阳茶,泡出来之后是下沉到杯底的,不会漂浮在上面。
信阳茶比较娇气,对水很挑剔,山泉水最佳,其次井水,如果是城市里的水源不是太好的,建议使用纯净水,不同的水,泡出来的茶味道也是不一样的。烧开的水,要稍微放一会儿,大概在85度以下的时候,冲泡最佳。
第一道水称之为洗茶,小半杯水即可,略微摇晃后倒掉。
第二道水才是真正的头道茶,俗话说“茶七酒八”,水不要填满,七分即可。头道茶滋味尚未出来,比较清淡,只有茶叶的淡淡清香,泡个三五分钟即可,最好不要超过十分钟。
第三道水其实是二道茶,是滋味最为浓厚的一道,茶汤入口微苦,入喉回甘,清香绕舌。
信阳有句俗语,叫“细茶粗喝、粗茶细喝”。意思就是纯芽、次芽这种芽头较多的,喝的时候要多放一些,一般喝个四五道味道就淡了;而一芽一叶、纯叶这种叶子较多的,喝的时候就要少放一些,喝个五六道滋味犹存。
每一道茶,喝了一半到三分之二的时候,续水最佳。下面要划重点哦!
细心的小伙伴可能已经发现了,信阳茶泡出来之后,会稍有些“浑浊”,没有清澈见底的感觉。
那些“浑浊”,并不是茶灰哦,而是茶叶上的毛峰,之所以叫“毛尖”,就是因此而来,这些小毛毛富含茶多酚,是信阳毛尖的主要营养物质哦。
大山茶和小山茶在冲泡后也能分辨的比较明显。
小山茶的条形细且均匀,大山茶的条形相对较为肥大且不均匀;小山茶的茶汤是碧绿碧绿的,大山茶的茶汤是绿中带着透亮的金黄色。很多人对信阳茶有个误解,觉得毛尖毛尖,就应该只喝那个芽尖。
纯芽尖看着确实好看,入口也较为清柔,但是论滋味浓厚,还是带点叶的更好,所以我跟自己的朋友都是推荐一芽一叶,不仅价格优惠,味道也更好。说到底,茶叶是用来喝的,不是用来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