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为什么会陈化变质?
发布时间:2024-10-31 点击:43
一般来说,茶叶放置的时间超过保质期也是会变质的。茶叶变质不但影响口感,更有可能危害健康。
对于一个喜爱饮茶的人来说,不可不知道茶叶存放方法。因为品质很好的茶叶,如不善加保存,就会很快变质,颜色发暗,香气散失,味道不良,甚至发霉而不能饮用。
那么茶叶存放过程中为什么会变质呢?为防止茶叶变质,生活中存放茶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今天我们来聊聊这个话题。
茶叶变质的原理
茶叶的内含成分主要由茶多酚、氨基酸、生物碱、维生素、叶绿素等物质以及一些香气成分组成。
这些品质成分多为还原性物质,极易受湿度、温度、光线和氧气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自身或相互进行水解反应、氧化反应、缩合或聚合反应等,从而形成一些较大分子的物质,使茶汤产生沉淀或水浸出物减少,并产生一些我们称之为“陈味”的气味。
这就是茶叶陈化变质的主要机理,具体说来又分为四个方面:
1.茶多酚的氧化、聚合
茶多酚是茶叶含有的20多种酚类物质的总称,是决定茶叶的汤色和滋味的最主要的成分。
茶多酚本身无色,但经酶促反应、氧化反应、聚合反应等,会产生茶黄素,茶黄素进一步氧化和缩合产生茶红素,茶红素进一步氧化和聚合产生茶褐素。
制作红茶时要尽量提高茶黄素、茶红素的比例,减少茶褐素的产生;而绿茶是以茶多酚的保留量高为主要特征的。
因此茶叶的保管,就是要防止茶多酚进一步被氧化而使茶汤变褐,滋味变劣。
2.氨基酸与生物碱的变化
氨基酸和咖啡碱是赋予茶汤鲜爽宜人滋味的主要物质。
茶叶中氨基酸的种类较多,主要是茶氨酸,相对含量较高。
生物碱中90%以上是咖啡碱。在茶叶存放过程中,容易与茶多酚类的氧化物质结合,生成暗色聚合物,使茶叶丧失原有的滋味。
3.叶绿素与维生素c的变化
叶绿素是形成绿茶色泽的重要成分
叶绿素在光或热等的作用下,易分解,形成一种脱镁叶绿素。
一般情况下,脱镁叶绿素含量占70%时,茶叶色泽会出现显著褐变。
维生素c也是一种容易被氧化的物质,在光或热的作用下被氧化,继而与其他物质反应,使绿茶品质明显下降。
如果绿茶中维生素c保留量达80%以上,绿茶品质不会发生变化;一旦下降到60%以下,品质就会发生明显的劣变。
4.茶叶香气成分的变化
茶叶的香气成分比较复杂,而且各成分含量较少,主要是一些醇、醛、脂酮类化合物,还有一些还原态的硫化物。
随着茶叶存放时间的延长,各种香气成分发生了氧化或转化,使新茶的清香日渐低落,陈味显露。
茶叶变质的四大原因
一、存放环境温度过高
茶叶应低温冷藏,这样才有效减缓茶叶变褐及陈化,存放的温度越高,茶叶外观色泽越容易变褐色。
二、茶叶水分含量超过5%
存放茶叶时应避免潮湿的环境,因为如果茶叶中的水分含量超过5%时,就会使茶叶品质加速陈化,使茶叶色泽变质。
三、氧气
引起茶叶劣变的各种物质均来源于氧化作用,茶叶不能存放有大量氧气的地方,所以茶叶不应该敞口存放。
四、光线直射
光线直射会对茶叶产生不良的影响,而且还会令茶叶褪色,茶叶品质加速劣变。
茶叶变质最常见的原因
茶叶品质劣变大多在于受潮与感染异味。成品茶的吸湿性很强,很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在气温较高适合微生物活动的季节里,茶叶含水量超过一定时,茶叶就会发霉而失去饮用价值。
防止茶叶变质要注意的五大问题
一、防湿气
夏季虽然没有春季那么潮湿,但雨水也不少,茶叶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湿气,一定要封好包装,不能让茶叶露置在空气中。
二、防高温
天气热人都会中暑,茶叶也怕热,夏天一定要注意不要把茶叶放在炎热的窗边,放到阴凉处是最好的。
三、防异味
高温会让茶叶吸收异味更加明显,茶叶保存一定要隔绝异味,不要跟味道大的东西放到一起。
四、防强光
夏季要注意把茶叶放到避光处,不能使用透明玻璃罐、透明袋子存茶。
五、防氧化
就是需要隔绝氧气,要密封好,条件允许的话,茶叶里面放一袋脱氧剂,或用真空封口机封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