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茶文化顶峰---唐代

发布时间:2024-10-13 点击:37
(1)煎茶道构成与盛行
中国茶道的最初的表现方式就是构成于中唐的煎茶道,陆羽《茶经》奠定了煎茶道的基础。“茶道”首见于陆羽的至交、诗人、茶人释皎然《饮茶歌诮崔石使君》诗,“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封演《封氏闻见记》卷六“饮茶”记:“楚人陆鸿渐为《茶论》,……有常伯熊者,又因鸿渐之《论》广润饰之。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煎茶道构成于八世纪后期的唐代宗、德宗朝,普遍盛行于九世纪的中晚唐,并远传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
(2)茶文学兴盛
大唐是文学昌盛时期,同时也是饮茶风俗普及和盛行的时期,茶与文学结缘,形成茶文学的兴盛。唐代茶文学的成就次要在诗,其次是散文。唐代第一流的诗人都写有茶诗,许多则是脍炙人口。如李白、杜甫、钱起、白居易、元稹、刘禹锡、柳宗元、韦应物、孟郊、杜牧、李商隐、温庭筠、皮日休、陆龟蒙等,无不撰有茶诗。尤其是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更是千古绝唱,为古今茶诗第一,“卢仝七碗”成为茶文学的经典。
(3)茶书的创着
茶书的撰着肇始于唐,现存唐代(含五代)的茶书总共有六部,完好的有陆羽《茶经》、张又新《煎茶水记》、苏廙《十六汤品》、毛文锡《茶谱》。部分的有斐汶《茶述》、温庭筠《采茶录》。
陆羽《茶经》的问世,奠定了中国古典茶学的基本构架,创立了一个较为完好的茶学体系,它是茶叶百科全书,是茶学、茶艺、茶道的完满结合。
此外,唐代尚有茶事绘画、书法的出现,茶馆也在中唐产生,茶具独立发展,越窑、邢窑南北辉映。唐代文化发达,宗教兴盛,特殊是陆羽《茶经》的问世,终于使得茶文化在唐代成立,并在中晚唐构成了中华茶文化的第一个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