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文化:广云贡饼普洱熟茶的传承者
发布时间:2024-09-23 点击:100
20世纪50年代后期,广东茶叶进出口公司(下称广东茶叶公司)研发“普洱茶人工加速后发酵工艺技术”获得成功(俗称普洱茶发水技术),使“生茶”变为“熟茶”。从此出现了人工渥堆发酵生产的普洱茶(即现在所说的普洱熟茶),使普洱熟茶生产方法由过去长时间自然储旧发酵变为人工加速发酵,生产周期由一两年或更长时间缩短至两个月内完成,实现了普洱熟茶生产的大飞跃,拉开了普洱熟茶工业化大生产的序幕。1960年代起,广东茶叶公司运用独创的人工渥堆发酵工艺,融合云南和广东产大叶种普洱茶原料,生产出有别于传统云南口味而具有独特广东风味的普洱茶熟饼,业界和消费者称之为广云贡饼。“广”指广东,“云”指云南,“贡”是消费者称颂其品质优良堪比古代“贡茶”的赞誉。广云贡饼主要出口到中国港澳台和东南亚地区、海外华人居住区以及在广东销售,影响消费者已有50多年,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广云贡饼影响消费者50余年
随着广云贡饼出口量的增加,广东茶叶公司从1970年代起扩建位于海珠区的广州二冲口茶厂(后改为广东茶叶进出口公司第二茶厂,现为海印茶叶市场)大规模生产广云贡饼。1970年代末起,普洱茶大批量进入日本市场。由于日本人不太喜欢纯云南大叶种原料生产的普洱茶,因此,广东茶叶公司采用广东、云南大叶种原料和广西、贵州等地的中小叶种原料加工后出口日本。1980年代出口日本的普洱茶最高峰时达到2500多吨。1980年代初起,广东茶叶公司还在广东的肇庆、韶关、英德、惠阳、顺德、江门等地的支、县公司及关联厂家委托加工普洱茶,使当时广东普洱茶的生产量最高时达到10000多吨。广东的普洱茶出口量从1965年的572吨增至1983年的3858吨。2005年起广东茶叶公司在其新建的园林式现代化茶厂生产广云贡饼及系列产品。
广云贡饼以其优秀的品质和独特的韵味吸引着广大消费者。当年生产的广云贡饼现在市场上已难得一见,价格不菲,被消费者视为珍品予收藏。目前仍有不少港澳消费者高价寻找早期广云贡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