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前茶好还是雨前茶好?
发布时间:2024-09-21 点击:52
明前茶好还是雨前茶好?明前茶和雨前茶的区别在什么地方?相信不少茶友都非常关注这个问题。对于那些喜欢茶叶的茶友来说,喝“明前茶”就是尝鲜儿。但是有谁能说清楚,是不是所有的“明前茶”都是最好的呢?我们先来看看两者的区别:
明前茶和雨前茶的区别之一:采摘时间不同
顾名思义,明前茶是清明节前采制的茶叶,而雨前茶是4月5日以后至4月20日左右采制用细嫩芽尖制成的茶叶。
明前茶和雨前茶的区别之二:茶叶品质不同
由于采摘时间不同,茶叶的鲜嫩程度及品质相对来说也有所不同。通常来说,明前茶受虫害侵扰少,经过一个冬天的汲取深入地下的根系吸收了多过其他时间点采摘的茶叶的养分。芽叶细嫩,色翠香幽,味醇形美,是茶中佳品;而雨前茶由于采摘时气温比明前高,芽叶生长相对较快,积累的内含物也较丰富,因此雨前茶滋味鲜浓而耐泡。
明前茶和雨前茶的区别之三:茶叶产量不同
由于清明前气温普遍较低发芽数量有限,生长速度较慢,能达到采摘标准的产量很少,所以“明前茶,贵如金”。而雨前茶相对来说,采摘的时候生长速度快,产量就很大了。从时间上分,明前茶是茶中的极品,雨前茶是茶中的上品。
明前茶和雨前茶的区别之四:茶叶价格不同
众所周知,物以稀为贵,所以明前茶价格一般来说比雨前茶贵,但也不能说明前茶一定比雨前茶好。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喜欢嫩的就选明茶,喜欢鲜的就选雨前茶。
由于中国有南北气候差异大、产茶区域广的特点,我国的产茶区域分为四个区,即:西南茶区(包括贵州、云南、四川三省以及西藏东南部)、华南茶区(包括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海南等)、江南茶区(包括浙江、湖南、江西等省和皖南、苏南、鄂南等地)、江北茶区(包括河南、陕西、甘肃、山东等省和皖北、苏北、鄂北等地)。
西南茶区和华南茶区的大部分区域地处中国南部,开春气温回升早,每年往往是在中国传统春节时就已经开始采茶,待到清明时,采茶工作已经开始;而江北茶区往往是在清明时,大部分产茶区还没有真正开采。在江南茶区,早发品种往往在“惊蛰”和“春分”时开始萌芽,“清明”前就可采茶。由此而知,只有清明以前采摘制作的茶叶才可叫做“明前茶”。
经过一个漫长的冬季,茶树体内的养分得到充分积累,加上春季气温低,茶树生长速度缓慢,因此,发芽数量多,芽密,芽壮,嫩度好,叶张厚。
春茶期间一般无病虫危害,无须使用农药,茶叶无污染,因此春茶,特别是早期的春茶,往往是一年中绿茶品质最佳的。所以,众多高级名绿茶,诸如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庐山云雾等等,均采制春茶前期,尤其是明前采制的茶叶,更是名优茶中的极品。
另外,这一时期的茶叶其内含物丰富,水浸出物含量高,叶绿素含量也高,尤其是叶绿素a含量较高,因此制成的绿茶色泽绿润,冲泡后如朵朵兰花或片片竹叶,视觉观赏效果好。再者,氨基酸的含量相对于雨后茶更高,一些具有清香或熟栗香的挥发性成分含量较高,而具有苦涩味的茶多酚含量相对较低,使得茶叶入口香高而味醇。
近年来,人们买茶叶时都有一种偏好,那就是买茶叶要买最早、最嫩的,甚至只买那些由单芽制成的茶叶。其实不然,优质茶叶,并非越嫩越好,采摘幼嫩细小的单个茶芽制成的芽茶,外形的确美观,但就内含物的丰富程度而言,是不及一芽一二叶的。以有着悠久历史的龙井茶为例,其特级茶的原料就是一芽一二叶,从不采摘单芽作为原料。
社会上对“明前茶”的推崇,其抽象概念大于实用价值,审美意义大于饮用价值,喝茶者的虚荣心在其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因为“明前茶”的数量少且珍贵,能够喝上往往是有身份、有品位的象征。
其实,茶树由于受气候、品种以及栽培管理条件的影响,每年茶叶的开采时间是不一致的。大体说来,总是自南向北逐渐推迟,南北开采时间相差3-4个月。另外,即使是同一茶区,甚至同一块茶园,由于海拔高度和水肥管理的差异不同,采摘的时间也可能会相差5-20天。所以说,买茶时不能单凭茶叶采摘的季节来判断茶叶的好坏。气温高的茶园可能在清明前就已经采过2-3次了,但有些海拔较高,茶园靠北的地方,过了清明节,还一次都没有开采过。如果单纯以采摘时间的先后来判断茶叶的好坏,岂不是可笑!
再者,“雨前茶”虽不及“明前茶”那么细嫩,但由于这时气温高,芽叶生长相对较快,积累的内含物也较丰富,因此“雨前茶”往往滋味鲜浓而耐泡。这一时期采制的茶不早不迟,是为正也,得季节之神髓,时节之精华,故为好茶。
“明前茶”,早且嫩,好看;“雨前茶”,好喝,有味。消费追求的东西不一样罢了。
其实明前茶和雨前茶到底哪个比较好,没有绝对的说法,任何对比都是有条件的。有时候雨前茶的品质能跟得上明前茶,这也不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