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柑普洱茶之小青柑解析

发布时间:2024-09-21 点击:73
说起小青柑普洱茶这个名字,大家都不陌生,它是小青柑果皮与普洱熟茶相结合而精制的一款新品,是茶品中另一款珠联璧合的杰作,广受茶友的喜爱,价格也是参差不齐,原因是由所选用的小青柑果皮与茶底的品质决定的,下面我们来解析这款茶的青柑果皮的出处与奥秘。
我们所说的小青柑,是指果皮未着色,生理未成熟时采收果实所加工的柑果,这个时段的柑果颜色为青绿色,称之为小青柑。而好的陈皮,只产于广东新会,除了新会柑,其他地区的柑果都不能称为陈皮。而新会区域内根据新会柑的品质特点分成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产区,即所谓的核心产区和次核心产区。其主要种植区有梅江、东甲、西甲、天马、茶坑等,均为新会柑的核心产区,其中梅江为最。以上五地处咸淡水交界,两岸为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土地肥沃,有机质丰富,海水成分和淡水混合,加上三山环抱的天然屏障,使此核心产区的柑品质出类拔萃。
只有选择新会地理标志范围内,在新会原地以当地工艺加工的,保证原料的正宗与品质的上乘,才算正宗的新会小青柑普茶。
东甲村,历史上著名新会柑种植基地,传统的圈枝柑产区,清朝时新会柑作为岭南佳果,曾被朝廷指定为贡品。西甲村,史上著名新会柑橘种植基地,气候水土与东甲柑品质一样,质量上乘。茶坑村,中国近代著名的革命家、文学家梁启超的故居所在地,新会柑核心产区之一,700多年前,茶坑人已大量种植新会柑,并经营新会陈皮。天马的柑园种植地主要围绕小鸟天堂周边,占尽地利优势,气温,土壤适宜,产出的柑肉爽脆多汁酸脆无涩味,酸甜适度,柑韵悠长、口感顺滑,柑皮香浓,沁人心脾。梅江村,新会茶枝柑的著名产区,素有“柑之乡”称誉,梅江出产的柑果光泽亮、口感清爽,塞口围茶枝柑尤为著名。
青柑为柑幼青果,一般在每年的7—8月份采摘,其皮薄、色深、质硬味香,味辛微苦,耐储藏。青皮挥发油及黄酮类物质含量较高,药性强,可疏肝理气,缓解疲劳。
而采摘时间多数在8月,因为7月初还有点早,偏青涩,缺乏甜度。9月后果甜度增多,而柑果的浓郁高扬的果香清香低了。此时农历,时已过立秋,早晚秋风送爽,果实成长过程中的糖分开始生成增加,当地的果农称为“上糖”。此时段摘取的鲜果,果皮含糖分相应增加,随着柑果中的营养成分以及糖分相对充足,对口感滋味和品质的保障,才是最好的。
青柑鲜果重在50到60克每只时的摘取,柑果大小合适,刚好一次泡一颗粒,制作生产出来的成品,每个12克左右:干果皮重3克左右,里面装填的熟普茶9克左右。柑皮与茶的搭配比例1:3的小青柑口感较佳。
青柑普洱茶,以广东新会的柑果皮与云南熟普相结合,融合了青柑果的清香果香甜跟普洱熟茶的醇厚,口感上更清爽甜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