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茶程式
发布时间:2024-08-17 点击:49
妍的姿色平平,可一旦端坐在茶几前,那超凡脱俗的茶文化灵韵顿时令人刮目相看几分。她的手白皙纤长,水葱样儿的玉指游移在高高低低的茶具中,将复杂、繁琐的工序从容地演示出来,柔美的动作恰好凝聚着所谓的茶道精髓“和、敬、清、寂”。
首次观妍示范功夫茶那天厅堂里正放着古筝曲《高山流水》,曲韵交融,我不禁为清淡、静雅的意趣彻底倾倒。
妍把整个泡茶程式详尽解说一遍,建议我们尝试动手操作,我自诩悟性不差,便率先小试牛刀。
俗话说:看花容易绣花难。真正坐在茶几前,才知悉什么是只缘身在此山中。云里雾里,频繁缺工少序的一道功夫茶下来,我成一标准错例典范。一时间,我羞愧得满脸通红。
妍笑容可掬,先是嘉许我,首次泡茶便掌握得这样全面,已然不错。进而指出,这“偷工减料”可以熟能生巧,但人心浮躁为一大戒,并非一时之急。要知道茶本是汇山川之灵气,汲日月之精华,通过这工序将其韵味淋漓发挥出来,茶心、人心、道心归结一体,轻呷慢啜中,自然便有一种置身世外的感悟。
一语道破,我方恍然大悟。
2、出徒
入茶门月余,我表演功夫茶已得心应手。出徒那天妍说:仅仅就从工序上来讲,你表演得无可挑剔。但茶叶历史悠久,茶学博大精深,即便是研究茶学的行家也不敢说精通此道,甚至不能把茶叶的花色品种数尽,我们所知的更是沧海一粟。
我也不禁感慨,以前以为茶艺不过是倒水、泡茶而已,越是深入越是发现茶学无止境,我所学的连皮毛都算不上。
第一天上岗,跃跃欲试的兴奋溢于言表,终于盼来了新茶客,是两位四十来岁的男子,妍招手示意我过去。
为一展我的功夫茶艺,我向客人推的茶是冻顶乌龙。茶客似乎没有异议,善意笑笑并赞赏了冻顶乌龙的独特喉韵。
我有点紧张,看来对方竟是个老茶客,会不会介意我是个新手?
广东乐曲《雨打芭蕉》一响起,我便端正坐姿,凝神敛容,恢复了平和的心态,那些壶杯任我驱使,一切都在我预料之中。
老茶客一直看着我微笑,待我三泡茶表演结束,只问了我一个问题,你做茶艺多久?
我一怔,竟一时语塞想不出如何回答,最后一狠心破釜沉舟,您今天是我第一位茶客,我知道我茶识尚浅,希望能以茶会友,请您多指教。
茶客解人地点点头,小姑娘很诚实,我老家福建,从小就喜欢茶。看你的茶艺虽然稚嫩,但不似初次表演。
我长吁口气,还好全盘托出,要不可是班门弄斧。
那天,我与老茶客谈得很投缘,在他那里学了很多茶叶知识,酒逢知己千杯少,换作茶,又何尝不是如此?细啜慢品,别有情趣。
3、尴尬
北方茶文化氛围不似南方那般浓郁,小茶楼为节约开支,仅功夫茶所用壶组是精挑细选,其余茶壶的劣质着实让我胆战心惊。
一日,我正与茶客倒茶,谁料茶壶的壶体竟从托架中脱离出来,何等幸甚!那茶壶里满盛热茶,却只微溅出些许茶汤,末了稳稳落在茶客身上。我心里暗自捏一把汗。
那茶客甚是友善,连称自己福大命大,方能化险为夷,还信誓旦旦地要去买彩票。我一脸尴尬,忙不迭地赔礼道歉。
喝茶的人三教九流,因有茶能解酒之说,做茶艺遇酒鬼该是屡见不鲜。有时想想,茶艺这行当虽说较其他餐饮行业高雅一些,终究也是服务艺术。
宝马香车,西服革履,偏生浓醉深醺,茶艺自然是无心欣赏。我最是厌烦这样的茶客。有一次,偏又赶上这茶客缠住我不放,无论如何都要记下我的电话号码,拿着手机炫耀它的语音拨号,满茶楼的人望向我,全是同情模样。那一刻,我真恨不得能转进地缝。
我做茶艺时间较短,且学艺不精,想来是件憾事。国人常说的开门七件事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见茶之普及,茶艺茶道固然是文化陶冶,但茶的本身用途不过是解口渴。之所以那段时光让人留恋,完全因它在我人生最彷徨时净化了浮躁的心灵,让我从容面对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