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替代的味道最好喝的永远是那碗母亲采的茶

发布时间:2024-08-17 点击:57
春天里的绿意,是最惹人喜爱的,他们悄声的探出头,用新奇和娇羞打量着世界,世界因而喜悦。初春的绿光也是无可挑剔的,盛夏的太浓烈,秋天的已开始不纯粹。
采茶
家里的山上,茶树发出嫩芽,在谷雨前,母亲总会提领着竹篓子,赶着雾气,去摘茶叶。这第一波的茶,总是最珍贵,母亲一芽一芽小心的采摘,看上去有些虔诚,以前是用来送人,后来是留着给我们几个兄弟姐妹。
今年清明,也早早地跟随母亲去采茶。山谷雾气缭绕,茶园里果树枝梢的新绿格外润泽,啾啾的几声鸟鸣,让这片山水更显出灵秀来。
我跟随在身后,捕捉着瞬间,感觉所有的美好都如期而至。茶树的静默,和我们轻声的交谈。
以前做茶是男人的活,后来渐渐的都由女人们来完成。刷洗干净大锅,烧火灶,将锅烧热,用手探温度。农家做茶,没有工厂里技师讲究。
将茶青倒入锅中,用手翻炒,能听到吱吱吱的微小爆裂声,有些像是在炒青菜。慢慢的升起白色的水汽,茶青变的细软,原本展开的叶片,慢慢的紧缩在一起。空气里开始散发出茶多酚的香味。
茶从风土中带来的特质,在高温之下,迅速的封存,将这片山水的记忆原封不动的保留下来。杀青完成是摊青、烘焙,母亲双手不停舞动,翻、揉、捻、搓,每一个动作,都是那么的不含糊。炒的香,烘的含蓄。簸箕里的新茶条索紧致,纤毫毕现。
新茶做好,冲上一碗,入口的瞬间,齿颊留香。在春天里喝上这样一口饮春之味,不说是一件风雅的事,仔细的想来,却并非可以人人都承受的起的。
“一口下去,过惯了愚人节的心也不由得想要端正着坐坐,可怜心里只有雨纷纷的那一首诗,空落落的,也不知道该如何跟人张口提这件事,就又默默地将自己尚还记得的那几个节气念想一回。”
在所有的记忆中,味道是一道重要的线索,茶的味道是记忆时光的味道,是土地的味道。带着新茶,离开老家回到城里。
会想起,当初年少时,背起行囊离开的那一瞬间,眷恋,迷茫。每一次的离开都成了一次告别,每一次的告别,都成了久远的记忆。
母亲依然会每年的做茶,今年妻也有模有样的学了一招。传统的生活日渐的老去,一如村子和村中的长辈。以前觉得离自己甚是久远的生老病死,也慢慢的开始成了日常生活里习以为常的一个话题。
又缀一口茶,那些似有若无的记忆在时光中轻轻的荡开,沉默的时刻,水也渐渐的凉下去。
而孩童时候,热闹而好奇的围在火灶边,担心又害怕的看着母亲做茶,那记忆却无比鲜亮的留在脑海里,回味在这碗春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