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仲茶的作用与功效 哪些人不适宜喝
发布时间:2024-08-11 点击:66
杜仲茶的作用与功效 哪些人不适宜喝
【性味】味甘微辛,性温,归于肝、肾经。
【功效】补肝益肾,强筋健骨,固经安胎。
【药论】杜仲是我国特产,全世界仅有一种,是极为珍贵的保护植物。根据研究,它是数百万年前遭第四纪冰川摧残而幸存的植物之一,对于这种生命力如此顽强的植物难道我们就不想知道它有什么神奇功效吗?早在两千多年前,杜仲就被《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至今已是名扬四海的贵重中药,功效很多,对糖尿病、高血压等也有很好的效果,这一切都是由于此物善于补肝益肾所致,泡酒恒服则更好。并且饮用杜仲茶能使脂肪充分燃烧,达到美体瘦腰之功效。
《本草从新》里面记载说:“一少年新娶,得脚软病,且痛甚,作脚气治不效。孙琳曰:此肾虚也。用杜仲一两,半酒半水煎服,六日痊愈。按:腰痛不已者属肾虚,痛有定处属死血,往来走痛属痰积,腰冷身重,遇寒即发属寒湿,或痛或止属湿热,而其原无不有关于肾,以腰者肾之府也。”
李时珍说:“古方书中只说杜仲能滋肾,只有王好古提出其归肝经气分,能补肝润燥,这是古人所没有认识到的。肝主筋,肾主骨。肾精充盛则骨骼强健,肝血充盛则筋脉强健。杜仲色紫而润泽,味甘而微辛,其性属温。甘温能补益,微辛能润燥,所能归肝经,又能补肾,此即所谓补子而实母。”
《内经》曰:“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
就药物的味道而论,杜仲味甘微辛,正能解肝肾之所苦而补其不足。如此的巧妙配合,就好像大自然赋予它补益肝肾的神圣使命一样。有人认为:杜仲甘则益土以制水,辛则祛风以平木,温则助阳以通化,故杜仲可解水木之虚邪,能理肝肾之寒湿。这种论说都很合乎道理,只是还没有解说到杜仲的药理本质的问题。试问:桂枝、防风亦是味具辛甘且属性温之物,其性味与杜仲大抵相同,却不见得它们有多大的补肝益肾的功效,可知药物的性味虽说重要,却说明不了事物的本质问题。正因为这样,我们才创立了诸如“药性综合理论”等一系列的论说,以修正与完善中医药理论。
就杜仲的质地而言,其质甚是坚韧,可推知其本身之精气必是充足,故以之入于人体之内,亦能补充精气以坚定人身之筋骨气血。诚如徐灵胎所论:“杜仲木之皮,木皮之韧且厚者此为最,故能补人之皮。又其中有丝连属不断,有筋之象焉,故又能连续筋骨。因形以求理,则其效可知矣。”张隐庵说:“桑皮、桑叶有丝,蚕食桑而结茧,其色洁白,其质坚牢,禀金气也。藕于莲梗有丝,生于水中,得水精也。杜仲色黑味辛而多丝,故兼禀金水之气化。”其实,杜仲给我的感觉,除了两位前辈所论述的之外,最重要的还是它善于收敛肾气这一特别功效。我们知道,大凡外皮都有收敛的作用,而杜仲还是“木皮之韧且厚者此为最”,可见其收敛之力就更在他物之上了。一味药物想有效地补肾,仅有补肾的物质基础还不行,还得拥有与肾经一样的功能:收藏。只有把肾气收藏好了,才能得以补充精气,从而坚定人身之筋骨气血。否则,如果你一味补肾的同时又不断地在耗散肾气的话,这肾是永远也补不到位的。如此,则杜仲之药理自明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