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喝普洱茶的三个误区
发布时间:2024-08-01 点击:45
冬天是喝普洱茶的好时节,普洱茶性温,又养胃,特别适合冬季饮用,能御寒保暖,提高抗病能力。那么大家对于普洱茶是否有过以下三个方面的误解?
一、普洱茶真的越陈越好喝吗?
对于这个问题,我想先提出一个思考:好喝的标准到底是什么?
以生茶为例,越新的生茶鲜爽度越高,花香越明显,但同时它的刺激性也越强烈。而越老的生茶,它越醇厚,陈香越明显,同时刺激性越低。
所以对于一个喜欢鲜爽度的爱好者来说,老茶他可能是不太喜欢的。而对于一个喜欢陈香的人来说,新茶又恰恰不是他喜欢的。因此新茶老茶没有哪个更好,哪个更不好,它只是能在不同的状态下给我们带来完全不同的口味体验。况且一款茶最终的品质体现排第一位的应该是原料的好坏;第二位是工艺的好坏;第三位才是储存的时间长短和储存的环境的好坏。
二、听说条索越细的普洱茶等级越高,等级越高是不是指品质越好呢?
答案:不是的。
说到等级我们一定要说历史,按照历史来说,实际上等级概念是来自于国营时期绿茶的标准。它的标准就是:等级越高越细嫩,芽头越多。如果我们完全把绿茶的标准放在普洱茶的辨别上肯定是行不通的。
普洱茶是不能够由此来判断的,原因有两个维度:第一,越细嫩的等级越高,越粗老的等级越低,它不能够判断发酵前原料的好坏,以及它产地山头的重要性。第二,等级越高的芽头,其原料的内含物质是以酚类物质为主的,喝起来越鲜爽越香。而越粗老的等级越低的,它的含量以糖为主,所以它喝起来会更甜,更厚重。
我们做一个好的茶饼、一个好的成品,是需要粗老和细嫩两方面相结合的,这样才能做出更具有丰富性、层次感、协调性的高品质的茶品。
三、是否树龄越大就越好喝?
严谨地说,不一定。我们喝茶喝的是什么?是叶片当中的内含物,而这些内含物来自于茶树周围的土壤、水分和空气。所以说环境因素是大于树龄本身的。
茶树一般是7—8年才开花,在开花之前,叶片中是以积累氮为主,所以它更鲜美、更香。而开花之后它的代谢结构就变成了积累碳为主,所以糖分更多,胶质更多,茶汤就会更厚重、饱满、甜润。
如果一棵30年的茶树和一棵300年的茶树种植在同一片土地,相对来讲,300年的茶树其内含物质会更加丰富。由于古茶树的根系较为发达,其吸收的微量元素等类目相对多一些。
为什么我们现在会身处一个古树茶大热的环境下呢?原因有两个。第一:古树茶它的生长环境因为没有遭到破坏,所以它的原生态环境更好,生态链保护的更完整。它的土壤肥力更好,它的腐蚀土层更厚,它的保水性更好,更湿润。遮荫环境也比其他的有优势。第二:古茶树生长得很大,长得不那么密集,所以它的每一株吸收的土壤当中的养分会更多。这两个因素也就导致了古树茶的内含物质会更加的丰富,也会更加的协调。所以从大方向来说古树茶是更好喝。但是换言之,如果古树茶的生长环境不如新茶树的生长环境好,那茶的味道也就会受到直接的影响。
所以我们不能说树龄越大越好喝,在树龄小的茶树当中也能找到非常可口的茶树的。(本文系原创投稿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