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人邵清:困难着但也希望着
发布时间:2024-07-19 点击:52
茶人邵清:困难着 但也希望着
明年,就是邵清在北京马连道卖茶的第10个年头了。
“很困难”。邵清这样评价近10年的历程。
2000年,布依女邵清带着家乡特产“都匀毛尖”独闯北京,在全国最大的茶叶市场马连道,开设了都匀毛尖专卖店。“从不懂茶到边学边做,再到会品茶,一干就这么多年。”邵清说。
2009年,受全球金融风暴影响,邵清生意遭到了一些影响。“很多单位的团购订单都取消了,购买茶叶的顾客次要以个人为主”。生意不景气的时候,邵清总是把营销的重心放在新客户的开发我老顾客的维护上。
集团客户虽然减少了,但茶客个人消费大幅提高,使得邵清的生意有所起色,与前两年相比,都匀毛尖在马连道茶城的销售额增幅提升了20%,售价也比过去几年提升30%左右。购买都匀毛尖的散客为何提高,邵清解释说,2008年以来,贵州先后在北京举行了3次“贵州绿茶·秀甲天下”万人品茗活动,很多北京市民品味贵州绿茶后,认知了贵州绿茶,成为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购茶选择。“与国内其它地域绿茶竞争,黔茶是具有一定潜质的,只需宣传出去,让大家晓得贵州绿茶的优秀质量。再加上有一批热心销售贵州茶的销售商,处理了销售渠道的问题,贵州茶的销售就有了很大空间。”
最近几年来,马连道茶城陆陆续续也有一批像邵清一样打拼的贵州茶商,但遗憾的是,没撑几年都撤走了。“每当看到偌大的茶城,贵州茶商里只剩下我孤军奋战,难免会有些灰心。其实我不怕本地茶商来和我竞争,反而是其他品牌的绿茶的挤压,让我很不舒服。假如有很多贵州茶商来北京发展,就是对黔茶品牌的推行,作为专卖都匀毛尖的我,有了家乡来的同伴,经商的底气就会足一些。”谈及竞争,邵清如是说。她也是靠这样的信心,自我鼓励坚持到如今。
邵清每年支撑店面需求20万的开支,前几年生意持平甚至亏损的状况,曾让邵清一度想放弃北京的店面,回到都匀再打拼,但她实在狠不下心。“毕竟已拼搏10年,假如就此结束,我还是舍不得,它倾注了我太多的心血。虽然这年的生意没有预期的好,但毕竟还是做出了成绩的,而且我置信往后会更好。”
长年在外经商,邵清基本顾不了远在都匀的家。每年回家住的时间,最长就是过年了,她通常要等到春茶上市才回北京。这年,邵清却不计划回家过年了。“我和都匀斗篷山东驰茶叶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明年春茶一出来,他们就会依照我的要求发货,我在这边预备的时间就更充足”。2009年10月,都匀斗篷山东驰茶叶公司在北京展销,留了一些茶叶给她销售,如今,这些茶叶已经快销售完了。这给邵清一个触动,找个供货商,自己专心开辟市场,带动“都匀毛尖”的品牌站稳京城。最终,她和东驰公司达成了合作协议。“前几年次要做高中档的都匀毛尖,而明年我预备以中低档为主,置信销售上会有起色吧!”
10年光阴,甘苦或许对邵清已渐渐习惯。关于一个孤身在外打拼的女人来说,扛的不仅是家庭的重担,经商的压力,精神的透支……她还一直扛着一份不屈的坚持。10年之中,她曾几次落运营低谷,正由于这份坚持,她没有放弃自己一步步打拼出来的事业。邵清说,贵州最近几年来在国内大规模推介贵州绿茶,黔茶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熟悉,只需坚持下去,置信会越来越好。
苏志勇:山坳里升起的茶叶致富明星
--安溪县珍田茶业合作社理事长苏志勇
(图片说明,2009中国农业信息化年度峰会暨农业百强网站评选颁奖晚会 北京 西郊宾馆)
他曾经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曾经是个优秀的侦查兵,曾经由于外头世界的精彩与偏远家乡的宏大差距而忧伤···他率领村民,艰辛打拼,十年磨一剑,打下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成为当地远近闻名的致富明星,他就是福建省首个茶叶合作社--珍田茶叶合作社的理事长、安溪县珍田阁茶厂的兴办人苏志勇。
第一次见到苏先生是在2009中国农业信息化年度峰会上,他作为全国农民合作社信息化建设的优秀代表来北京参会,我们也有幸进行了深入的沟通和交流。
苏志勇出生并成长在福建省安溪县西北部的珍田村,当地人终年靠种植加工安溪铁观音为生。1998年,高中毕业的他选择了入伍当兵,成为了北京军区某炮兵旅的侦查兵,在部队的两年里,他训练刻苦,同时还不辍文化学习,表现优良,不断两年荣获优秀兵士光荣称号。2000年12月服役期满的苏志勇光荣退伍归乡。看到过外头世界的精彩,再回到这个有茶也只要茶却仍然贫穷的山村,他心里久久不能宁静,为了给家乡的人们找到一条脱贫致富的路子,2001年春天,他拿着复员时政府给的2500元补贴,添置了一套茶叶加工器材并开垦了几十亩茶园,以军人固有胆识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开始了十年的创业征途。
创业之初,他和其他茶农一样,种茶、收茶、加工、出售,两年下来,口袋并没有明显的变化,仿佛自己被吞没在数以千计的茶农当中一样,和自己想要的结果大相径庭。两年前的踌躇满志、两年前壮志豪情,仿佛都蒸发了一样,他越发的感到假如再这样下去,不要谈让家乡富起来,就连自己的生意也不会有什么前途。于是他开始学习,阅读了大量关于茶园管理、茶叶制造和关于市场营销方面的书籍,并向那些山外头的茶商们学习,将理论与实践持续结合,又经过了三年的艰辛打拼,他终于总结出了一套成熟的制茶、管茶、销茶的经历,并于2005年成为村里的茶农标兵。
到了2006年,已经在茶叶领域拼搏5年的苏志勇成为了珍田村小有名望的明星茶农,并得到了大家的信任与支持,他也终于又拾起5年前的梦想,率领大家一同创业,让全村的人们都过上好日子。与此同时,为了处理茶叶生产运营小而散的问题,安溪县委、县政府曾屡次组织人员深入基层调研,终于在乡贤苏兴茂老师的率领下和县茶叶协会支持鼓励下组建了珍田茶业合作社,苏志勇不出不测的中选为这个福建省第一个茶叶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实至名归!
珍田茶业合作社是一个全新的合作组织,它与上世纪50年代的合作社迥然不同,是一种新型的乡村经济组织,合作社以铁观音茶叶为核心产品,统一订购优质农资、交流生产技术、社员运营者订单销售,在节约生产本钱、提升茶叶质量的同时,还大大减少茶农单枪匹马闯市场的风险。
就这样在当地政府的细心关心下,在社员的鼎力支持在,在苏志勇自己的持续努力下,一个簇新的茶叶合作社诞生了,由于本钱的降低,订单也比以前增多了,有时候也会有外村的人来参观学习,苏志勇忙的是不亦乐乎。可是,就在合作社一天一天发展的时候,他们也迎来了第一场危机。
那是在合作社刚刚成立后的几个月,合作社销售的一批茶叶出现了质量差别问题,买方要求退货赔钱。第一次以集体的方式面对这样的问题,社员们的意见出现了分歧,有人以为既然已经卖出去了,哪有退货赔钱的道理;有人觉得换货不退货;有人以为应该让对方拿出证据来,不能轻易就退货;苏志勇也堕入了沉思,毕竟牵扯到这个刚刚成立不久的合作社的名声和几千元的货款问题。面对会场上大家喧闹的讨论,苏志勇以侦查兵那种独有镇定考虑着自己的结果,忽然,他想起了看过的一本书--《首席执行官》,当年海尔的张瑞敏面对有质量问题冰箱,果断的选择了砸坏重新生产,对,质量就是企业的生命!苏志勇拿定想法,用闽南人特有的口音宣布,依照客户的要求,退货赔钱!
这件事情在当地惹起了不小的惊动,刚刚好起来的生意又仿佛归于了宁静,很多社员都有意见,苏志勇背负着很大的压力,独自承当!
痛定思痛,苏志勇终于认识到合作社不能就这么简单的发展下去了,应该走企业的发展道路。他开始狠抓产品质量,并且在茶叶的加工环节上,又实行严厉的标准和一系列控制措施,使茶叶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加工工艺也逐步的提升。他还不断把合作社的运营、茶农利益以及茶叶的质量并联起来,落实抓管理;同时他还在当地建起了安溪县珍田茶叶合作社的铁观音生态茶园,为宣传铁观音茶叶的文化做好预备。就这样,在全体成员共同努力下,珍田合作社在当地打出了自己的品牌,成为安溪县乃至全国小有名望的合作组织。
同时为了更好的提升自己的才能,他屡次参与福建省劳动和社会保证厅的学习和培训,先后于2006年6月考取了国家高级评茶员、高级茶叶加工技工,于2008年3月考取国家二级评茶师,2009年3月考取国家二级加工技师,同年6月直接晋级考取了国家高级评茶师,成为那时福建省最年轻的高级评茶师。
随着市场的逐步打开,运营茶叶越来越熟能生巧的苏志勇又揣摩起了新的想法。他觉得如今的这样生产和销售虽然有了很大的收益,但在一定程度上还是遭到下层经销商的限制,而且面对偌大的中国茶叶市场,如今的规模还差的很远很远,为什么不能经过网络进行销售和推行?想好就做,2007年11月,他率领合作社51户茶农在全国率先启动茶农茶叶网上宣传、买卖平台--安溪珍田合作社茶农直销网(如今是珍田阁茶厂网),网站努力于安溪铁观音文化的宣传,展现新时代茶农形象和新型合作社运营模式。也正因他的真知灼见,以及擅长接受新事物的才能,在由中国互联网协会和中国电子商务协会主办的2009中国农业信息化年度峰会暨农业网站百强评选中,福建安溪珍田阁茶叶合作社被评为2009年度信息化优秀合作组织的称号!
苏志勇总是那么果敢,而得到效果也很快,网站让合作社的订单又提升很多,更重要的是合作社从此走上了信息化发展的道路。不过正如一个创业家曾经所言,创业的道路就是处理一个一个困难的道路,2007年底,在整个食品界摆出了新的难题,食质量量安全的门槛提升了,虽然自己的茶叶质量没有问题,但是合作组织无法得到威望机构的正式认定,也无济于事,茶叶卖不出去,以前的市场迅速萎缩,苏志勇有苦说不出去,“怎么农民创业致富就这么难!”苏志勇第一次对选择的这条道路产生了怀疑,并又一次堕入的深思......
他从头到尾重新屡了一下思绪,自己做茶叶生意究竟是为什么?多挣几个钱?这固然是目的,但是面对全国各地佳誉,面对这个国家农业部试点单位(合作社),泉州市市级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称号,他终于意识到,珍田合作社不再仅仅是帮忙农民致富的机器,它更是全国合作组织的一面旗帜,是当地茶农们一个典范,合作社不但要努力于效劳茶农,更应该造福百姓,为全国人民生产物优价廉的好茶叶,把铁观音茶叶的文化发挥光大。合作社还要再扩展生产,也必需给广大给消费者提供安全可靠、健康放心的安溪铁观音饮品,并让他们晓得。
要捅破这层窗户纸!
公元2008年3月,在珍田茶叶合作社的基础上,安溪县珍田阁茶厂诞生了!并马上请求并经过经过了国家食质量量安全认证--qs认证,同时借助于安溪县珍田茶叶合作社的铁观音生态茶园生产优势,建立了一套逾越传统独特的制茶工艺,完成了从种植、加工到销售的一条龙科学化管理和自动化生产,苏志勇终于走出了这一步!
到2010年4月,由于福建安溪珍田阁茶厂已经不断2年工商年检合格,质量技术监督局两年抽检送检合格,特殊是茶叶在检测时确保无农残并达到无公害,中国中轻产质量量保证中心评审委员会根据评选的优先条件,对安溪珍田阁茶厂从行业职能角度进行评审及专家统一鉴定,最后由中国中轻产质量量保证中心确定为中国著名品牌,并成为重点推行单位。
十年磨一剑,苏志勇从一个安溪山坳坳里的普普统统的农民成为了茶叶致富明星,翻开他十年的日记,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英勇、果断、探究、追求、贡献、学习的农民创业家的成长的脚印!
我很荣幸可以在09年认识这位农民企业家,愈加荣幸可以被允许用文字来记载他和他合作社社和茶厂,动笔之前,在和苏先生的交流和沟通中,他重复强调不要写他自己,要写合作社,写这些山里的茶农们,这时候,我才真正读懂这位曾经的侦查兵,他把满腔的热情就给他深爱的家乡和身边的茶农朋友们!(作者:农博网 瞻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