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茶的种类
发布时间:2024-07-08 点击:60
小种红茶
小种红茶开创了中国红茶的纪元。起源16世纪。最早为武夷山桐木关一带发明的小种红茶(至今武夷山正山小种红茶仍然有人叫乌茶)。1610年荷兰商人第一次运销欧洲的红茶就是福建省崇安县星村生产的小种红茶(当时称之为boheatea,今称之为“正山小种lapsangsouchong”)。至18世纪中叶,又从小种红茶演变为工夫红茶。从19世纪80年代起,我国红茶特别是工夫红茶,在国际市场上曾占统治地位,后来英国人罗伯特。福均(robertfortune)偷窃了制作红茶的茶树及红茶加工制作技艺,从正山小种培育出来的世界四大红茶印度阿萨姆红茶及大吉岭红茶及斯里兰卡高地红茶等。小种红茶是福建省的特产,是福建省传统出口创汇品种,有正山小种和外山小种之分。正山小种产于崇安县星村乡桐木关一带,也称“桐木关小种”或“星村”小种。
后来英国对华红茶贸易急剧上升,政和、但洋、古田、沙县及江西铅山等地所产的仿照正山品质的小种红茶,统称“外山小种”或“人工小种”。在小种红茶中,唯武夷山正山小种红茶百年不衰,主要是因其产自武夷高山地区,崇安县星村和桐木关一带,地处武夷山脉之北段,海拔1000~1500米,冬暖夏凉,年均气温18c,年降雨量2000毫米左右,春夏之间终日云雾燎绕,茶园土质肥沃,茶树生长繁茂,叶质肥厚,持嫩性好,成茶品质特别优异。
1849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派遣罗伯特。福均(robertfortune)来到武夷山招聘了8名武夷山桐木关的工人,1851年3月把偷到的小叶种茶叶树种带到了加尔各答,落户到了喜马拉雅山南麓的阿萨姆,成就了世界四大红茶之一的阿萨姆红茶。
此后英国殖民地印度和斯里兰卡的红茶(印度阿萨姆红茶、大吉岭红茶及斯里兰卡高地红茶)逐渐成为世界红茶的主流。而正山小种红茶逐渐衰落,濒临灭绝。
工夫红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