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别茶叶是否添加香精呢?

发布时间:2024-07-02 点击:58
如今,喝茶早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大家对于茶叶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但随着关注茶叶年份以及其附加值的朋友也越来越多,许多不良商家也投机取巧,要么通过速成的办法将新茶做成老茶,或将旧茶残茶翻新以次充好,更或添加香精,将茶叶的香气拔高吸引茶客,只为满足市场对不同茶品的大量需求。
那不良商家为什么喜欢挑便宜的茶来加香精呢?
首先一条便是成本。
好茶茶品稳定、生产流程规范、投放渠道规范、品质有保障,没必要加香精,但由于综合成本高,为了降低成本,不良商家才会盯上将低档的茶加工成中高端产品。
其次由于消费者的认知局限,普通茶客在买茶时,往往习惯先通过闻茶香,判断茶叶香气的浓淡高低,若浓且高,那么就认为是好茶。
但其实香气浓烈并不代表是好茶。茶叶评审比较复杂,香气仅是考量之一。
常规判断茶的品质,我们还得看茶叶的条索、整碎、净度、色泽、滋味、汤色、叶底这7大方面。
正常的茶叶通常可以满足叶上有香,汤中有香,口中有香。可是加了香精的茶,气味只停留在茶叶表面上,飘在茶汤上,没有融入茶汤里。
因此我们在喝茶的时候,感觉很香,可就是没味道。
最后是以香气为卖点的茶。
在评审各类茶品质五项因素评分系数中,大宗绿茶、乌龙茶、紧压茶的香气的评分占比为30%,花茶的香气评分占比是35%。
在茶叶五项因素: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叶底中,一般滋味是高占比,大多在30-35%。若是某款茶叶的香气评分占比为30-35%,那么就基本说明这款茶叶就是以香气为卖点。
如:白茶的香气占比为25%,与名优绿茶的香气是一样的,此外它们的外形占比也是25%,而大宗绿茶、乌龙茶、紧压茶等外形占比为20%。
由此可见,白茶与名优绿茶主要以外形、滋味为卖点,而大宗绿茶、乌龙茶、紧压茶主要以香气、滋味为卖点。
于是就根据消费者的购茶心理,以及茶品的特性,那些以香气为卖点的茶往往就成为了不良商家选择对象。
随着造假技术的精进,仅凭香气,不仅是新茶友,一些经验丰富的老茶头也难免晃神,所以在挑茶的时候,参考茶叶的外形、汤色、滋味、叶底是有必要的。
其实香精有分日用香精、食用香精和其他用途香精,正常情况加入茶叶的大多是食用香精,一般的食品也会添加香精来调和香气,提高人们食用产品的愉悦度。
香精添加量在国家标准范围内,一般是不会造成危害的。
但是,从产品行业的判断标准来看,茶叶以标准生产中产生的自然香气为上品。
那么利用香精掩盖茶叶本身属性,提高价格以次充好,达到销售目的,这样干扰消费者判断,对消费者隐瞒产品实情,本身就是侵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属于欺诈行为。
所以在挑茶的时候除了关注香气,还要参考茶叶的外形、汤色、滋味、叶底,最后是茶叶的购入渠道,相关品牌认证,国家资质认证等。
那我们要如何辨别茶叶是否添加香精呢?
1、闻干香
加了香精的茶,气味异常浓烈,很上头。
辨别的时候,可以抓取一把干茶来闻,还可以搓揉一下再闻,这样味道会出得快。
正常情况下,干茶的香气是很淡的,即使是将茶叶凑到鼻子前闻,也不会有浓烈香气。
如果你闻干茶的时候,且没有很凑到鼻子前就闻到浓烈香气,那么有可能是加了香精。此外香气若是有些上头,不舒服,那么就更加坐实了。
2、用手搓揉茶叶
染过色的茶揉搓后,手上会粘有粉剂。
你可以用手将茶叶进行揉搓,如果手掌中会依附上一些粉剂或颜色,那么也是加入了一些添加剂的。
当然,有些茶拥有白毫,我们在辨别的时候,千万别把白毫看成是粉末香精。
3、低温冲泡闻香
添加过香精的茶低温即可出香。
80度的水冲泡茶,就能闻到很高的香气,那么基本可以确定是加入了香精。
如铁观音一定要用95度以上的水冲泡,香气和味道才会出来,而大部分香精在80度的水温下,已经迅速溶解出香了。
4、观察茶香持久度
香精茶,三泡左右无香。
冲泡后,如果每一泡茶香都下降的很快,而且茶香缺乏变化,甚至冲泡到第三泡时,就没有了茶叶的香气,也有可能是添加了香精。
5、观察茶汤
如果茶汤浑浊,出现油脂状物质,那么可能含有香精。
部分香精是不溶于水,茶叶泡开后会形成油脂。但有些茶也会产生油脂状物质,这些油状物不是香精而是单宁类物质,也就是合理现象。
还有些香精在低温下不容易溶于水,泡茶后,观察茶汤的清澈度,若有些浑浊,那么可能有香精。
6、隔夜观察茶渍
出现绿色茶渍挂杯,该茶可能含有添加剂。
茶叶喝完后,先不用洗杯,隔夜之后,第二天早上你会发现茶杯里会有一层厚厚的茶渍。
如果茶渍的颜色呈浅黄、深黄、橘黄等黄橙色系的均可表示这道茶不含有任何添加剂。
反之如果茶渍呈现出浅绿、深绿、墨绿等其他颜色则表示这道茶可能含有添加剂。
如何预防买到香精茶
一、通过正规渠道购买
一般的好茶要控制产品质量,都会拥有完整的市场渠道。
二、了解市场均价,不要贪便宜
购买自己不熟悉的茶品时需要留心,价格过高或者过低时也需要特别注意。
三、多识茶,多喝茶
关注茶的类型,学习茶的基本鉴别方式,除了香型,还要关注汤色、叶底,并适当品尝,这对区分香精茶会有帮助。
看了那么多,大家不必过于忧心,遇到茶叶香味异常,便觉得是买了“假茶”。
茶的香味,一般取决于茶叶的树种、加工和保存三个方面。
树种因地域及商家选育,香味各不相同。
加工过程因杀青和焙火的控制不同,有些茶的香味会高一些,但是茶味会低,或者茶味浓厚,但是香气不高,这取决于制茶者的初衷和制茶师傅的水平。
最后茶叶在保存中,存放年限和存放环境,对茶的香味也是很大影响,所以新茶的香味一般会比陈茶的香味要高。
茶叶的香味除了受到树种、工艺、存储条件的影响,冲泡时的水温、水质、冲泡方式等也会影响到茶香味的产生。
因此,不要过度迷恋茶香,客观看待茶的色泽和年份,相信大家一定会喝到属于自己的好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