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东文龙镇锦屏镇黄草岭背景介绍(第五章)

发布时间:2024-07-02 点击:45
黄草岭五个自然村都有古茶树,古茶树最多树龄最大的在垭口村和石房箐村,这两个村正对无量山(蒙乐山)主峰,千年古道要从这两个村中间穿过,可以断定,1200年前南诏国时期垭口村、石房箐村一带已有乌蛮人的村寨,乌蛮人已在黄草岭种茶,黄草岭距银生城仅有10多千米,茶出银生城界诸山,黄草岭不可置疑在其内,蒙乐山产的茶就是银生茶,乌蛮是银生茶的种植人、奠基人。
倮倮人是乌蛮之后,一千多年过去了,他们仍然守在黄草岭不远迁,无量山(蒙乐山)主峰是倮倮人心中的神山。银生茶是他们的历史记忆,无论岁月如何动荡变换,依然要守着神山传承银生茶。垭口村路边有棵茶王树,树围超过130厘米,叶芽带紫色,叶背茸毛少,带有过渡型半人工半野生的特征,干茶冲泡后茶汤含口顿感有野花香韵。
这棵茶王树是无量山本地种,其母种应是从大森林里的野生茶引种驯化出来的,这棵茶王树其树龄应不少于500年,黄草岭海拔2200米,气候冷凉茶树生长很慢,树围超过130厘米不容易,这棵大茶王原在台地的地埂上因修公路,老台地被毁,地埂已塌茶王树根部露出地表3米长。
石房箐村也有两棵大茶王其树龄与堙口村的相当,两个古村种茶历史相同。垭口村、石房箐村200年以上的古茶树还有三四十棵,全都种在地埂上,这些地埂茶是倮倮人留下的。1949年以前,倮倮人种的地地埂上都要种上茶,粮茶套种,茶树锁地埂是倮倮人、侏俐人传承千年的山地农业高效利用模式。
从黄草岭到景东县城有两小时路程,要走古道翻越御笔山,这条古道两旁有几百棵百年左右的茶树,这片茶树是满天星顺坡栽的种法,应是汉人们迁来后种下的。从石房箐村再往前走5千米是黄草岭的另个白然村沟迤边,这个村现有60多户人家,皆是汉族,村里有地埂茶也有满天星顺坡栽的茶,地埂上的那10多棵树龄较大,满天星顺坡栽的树龄稍小,从茶树年代可看出,倮倮人住在这里时种过茶,倮倮人迁走后,汉人们迁来接着在种茶。本内容来自《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无量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