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夫红茶”和“功夫茶”,两者差别这么大吗

发布时间:2024-06-30 点击:51
很多人都分不清楚两者的区别,工夫红茶与功夫茶虽然一个字不同,但是意思却完全不同,工夫茶是我国的一种传统茶品种,下面就带各位了解下“工夫红茶”和“功夫茶”,两者差别这么大吗?
“工夫红茶”和“功夫茶”,两者差别这么大吗
工夫红茶亦称条形茶,是我国的一种传统茶品种,由小种红茶演变而来。因初制工序特别注意条索的紧节完整,精制时颇费工夫而得名。清代《片刻余闲集》中已有“昭武、江西广信等处所产之茶,黑色红汤,土名“江西乌”的记载。经萎凋、揉捻、发酵、烘焙制成。
主产于安徽、云南、福建等地,主要品类有祁红、滇红、闽红、川红等。而且在中国传统商品茶中,工夫红茶在19世纪80年代以前在世界茶叶市场上占重要地位,远销世界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来看茶叶文献里面有关“工夫”的记载: 清代刘埥,著有《片刻余闲集》,其中写到:“岩茶中最高老者曰老枞小种,次则小种,次则小种工夫,次则工夫,次则工夫花茶... ...”说明在清朝时期,“工夫”指的茶叶的名称,且都是较珍贵的茶。
民国时期,肖一山主编的《清代通史》中记载:“葡荷两国,与我国通商较早... ...红茶(有工夫茶、武夷茶、小种茶、白毫等)。”这里工夫茶指的是红茶的品名。
所以,“工夫茶”的意思是——花费时间、精力、力气制作出的好茶。
以前武夷岩茶与红茶都有称为“工夫茶”的品种,但发展到现在,“工夫”基本与岩茶脱离,单指红茶了,最常见的就是按地域划分,例如闽红工夫、祁门工夫、休宁工夫、川红工夫、滇红工夫等等。
而“功夫茶”指的是什么呢?
按字面解释,“功夫”指的是技艺、技术,“功夫茶”则是指泡茶、烹茶及技法,讲究的是品饮方式,最出名的莫过于潮汕“功夫茶”。
潮汕“功夫茶”光茶具就需要十余种,最有特色就有数种,如火炉、羽扇、橄榄炭,以传统炭烧的方式来煮沸水,有时还会搭配专门的钢筷来翻动炭火。
潮汕“功夫茶”使用的茶壶多为朱泥壶,又叫潮州壶、手拉壶,它红润光亮,敲击起来清脆如金石之音,泥质细而均匀,非常适合用来泡茶。有机会的话,你还可以去试试朱泥壶的手拉坯制法。
比较有特点的是,“功夫茶”选用的朱泥壶都偏小,有的甚至跟橘子差不多大,身体成鼓状,潮汕话叫做冲罐、苏灌。
“功夫茶”的“功夫”自然体现在泡茶上面。从起火、烧水、烫杯,到泡茶、淋壶、分茶,虽说不像日本茶道那么格式化,但要让动作干净利落且一气呵成,也不是一天两天都能成的。
如潮汕“功夫茶”里的“纳茶”这一说——把茶叶放入壶之前,得将茶叶的粗细分别开来,最粗的放壶底,细嫩的放中间,再把粗大的茶叶放在最上面,据说这样泡出的茶叶才甘苦适中且不会茶壶。
无论是“工夫茶”还是“功夫茶”,各有各的优点和特点,根据自己口味选择你自己喜欢喝的红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