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北的茶风俗茶礼仪
发布时间:2024-06-29 点击:85
在闽北,茶风俗茶礼仪是茶文化的重要内容。自南北朝伊始,茶叶就成为国人须臾不可离开的日常生活用品,列入老百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其中之一。古人在茶叶种植、茶叶生产的过程中,十分注重天时、地利、人和要素的三位一体,和谐统一,关于茶事活动也有着一整套的讲究,逐步构成了祭天、祭地等有关于茶的风俗和礼仪。比方,闽北著名的“喊山”典礼就是其中之一。
“喊山”典礼源于武夷山的民间祭茶神,元代御茶园将之演绎为开山典礼。元至顺二年(公元1332年),建宁总管在通仙井之畔建筑一个高五尺的高台,称为“喊山台”,山上建喊山寺,供奉茶神。每年惊蛰,御茶园和当地官员、场工,登临喊山台,供祭茶神,顶礼膜拜,宣读祭文,后率众人高喊“茶发芽!茶发芽!……”以表对茶敬意,祝茶叶丰收,茶事顺利。典礼中,通仙井的井水会渐渐上溢,甚为奇特。茶农因而称通仙井的井水为“呼来泉”。
“喊山”典礼在闽北茶风俗茶礼仪中具有其独特性和深沉的历史文化底蕴,可是归根结底,这一茶事活动应与当地人的生产、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络。在闽北人漫长的茶事活动中,茶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影响日积月累,茶文化元素也渐渐融入了生活。在旧时,通讯、交通不发达,为了取得更多信息,人们闲来无事,经常聚在一同品茶聊天。烹煮茶汤,捧上小碟,配以花生、瓜子、板栗等零食,对街头巷尾之事或评议言行,或评头论足。这说明,茶在融入人们生活的过程中,产生了沟通讯息、联络感情的作用。同时,这一作用还表如今人们的习惯用语上。比方,张三对李四说“请你到我家来喝茶吧”,目的是邀请李四到其家里做客,做客的内容包括说话聊天、联络感情等,而不仅是喝茶而已。
茶对生活的影响,还充分表现在传统风俗上。在过去闽北人的婚嫁风俗中,人们把订婚称为“插茶”,这里头也是有讲究的。由于茶苗只要刚种下时才可移植,一旦生根了再去挪动,这株茶的成活率就不高了。因而,古人把订婚称为“插茶”,是取“茶大不移”之意。我们晓得,订婚之后便是结婚。在过去,订婚不仅要有父母之意、媒妁之言,还要请出德高望重的长者证婚,邀请亲朋好友聚在一同摆酒席举行订婚典礼,一同商量婚期、嫁妆等事宜。当插茶典礼举行之后,男女双方就将以准女婿、准媳妇的身份开始交往了。
在闽北,每逢清明祭奠扫墓时,人们都会在祖先的墓前摆上一杯酒,奉上一杯茶,意味着有酒喝、有茶品是幸福的事,这个风俗不断因循到如今。在过去,不管红白喜事,人们摆酒席之前,习惯先摆茶席。茶席就是在每位客人的面前摆上一碗茶,再放上一块冰糖,大家一边喝茶,一边聊天,等人到齐了再开酒席。可见,茶在闽北人的传统风俗中占有着极端重要的地位。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品茶时非常注重茶礼仪。茶礼仪总体上跟我们的文化传统是相一致的,都有尊者为先、长者为贵,先尊后卑、先长后幼的讲究和说法。详细来说,不管是坐下喝茶,还是站起敬茶,在品茗的顺序上,敬老尊贤、长幼有序这些文化传统都被列入了茶礼仪的范围。除了受本地文化的影响外,茶礼仪还遭到外来文化的影响。近代以来,一些外来文化也融入到了茶礼仪之中,比方“女士优先”这个舶来之词,在从前,这个词在茶礼仪中是没有表现的。
茶礼仪是茶文化的组成部分,它根植于我国传统文化,同时遭到外来文化的影响,有着兼容并蓄、与时俱进的特点。随着时代推移,一些新的文化元素正持续融入茶事活动之中,使茶礼仪中的文化颜色愈加丰富多彩、健康向上。
总而言之,不管是茶风俗,还是茶礼仪,这些讲究都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表现了茶以和为贵、有序和谐的实质。人们常说茶是和谐的饮料,这句话是不错的。酒后使人闹,茶后使人静,茶理讲究表里如一,怡情悦性是茶理的表现。而茶道,本质上就是主观思想进入客观行为的过程。以茶入道,其实是人与茶、人与人在交流的过程中互相印证的一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