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泥】五、十年普洱路之离别金陵梦
发布时间:2024-06-28 点击:51
记得2003年秋天时候,有次在南大浦口校区的八角楼上高数课。但凡在南大浦口校区待过的兄弟们想必对八角楼都不会陌生。
当然,要说的不是八角楼如何的错综复杂,而是那天我坐的那张课桌上写着一排字“别了,浦苑”,署名是历史系的某某。看完顿时有种莫名的感慨,当时想到再过2个月便要离开金陵这座城市,确实十分不舍。虽然我没有在南京长期生活,但是就如同我曾看过的一本小说里的卷首语所写的那样“爱上一个人需要多长时间?有时候不需要很长时间,一个晚上而已,比如今天晚上。”
就如同所有文科生一样,高数课于我而言是十分痛苦的一件事情,给我们授课的教授固然是高人,可我的高数课实在学得不怎么样,期末考试时候,简直就有交白卷的冲动。
在南京的那半年,除了上课、游玩、喝茶外,最大的消费便是读书。短短半年买了50几本书,买书时候自然是兴高采烈,可离开的时候就十分痛苦。当时的快递物流行业远无现在发达,所以那些书,就是靠自己肩扛手挑的带回家。记得当时我与上铺那兄弟,两人整理完所有行李后,对着那堆书发呆,后来也不知道去哪里寻来两个纸箱,所有书都封到纸箱里,然后我扛书,他帮我托行李。一路磕磕碰碰的算是赶到市区,然后赶上去机场的大巴。到了机场后,为了那些书,又多付了几百元的托运费,苦不堪言。
离开南京时候正值岁末隆冬,然后回到家后待了2天,便按照我们学校的要求来到香港。当时的香港于我而言,是新鲜而又陌生的。记得刚刚下飞机时候,惊讶的发现香港机场里居然也要坐地铁。然后,很清楚的记得那几天香港简直温暖如春,不,应该是炎热如夏,穿短袖都没问题。
南京与香港,在2004年1月6日的时候,对我形成了巨大的冲击,一边是厚重的历史,一边是崭新的都市。当然,今日之南京实则也已经非常现代。
初到香港,并不知道香港是普洱的重镇,也是对普洱茶历史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城市。也正是在香港,我的普洱路就不曾回头,一路这么喝下去;一样是在香港,我开始了个人存茶。
注:本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