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如何进补?冬天吃饭记住这些,整个冬天不生病!
发布时间:2024-06-24 点击:59
2018年11月7日
立冬
《孝经纬》曰:“斗指乾,为立冬,冬者,终也,万物皆收藏也。”立,表示冬季自此开始。立冬的“冬”字同“终”,有万物收获、储藏之意,意指农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来。此时,草木凋零、动物蛰伏,万物都趋于休止,开始养精蓄锐,为春季的勃发做储备。
立冬有三候
一候“水始冰”,是说水从这时起,就会渐渐结冰,尤其是北方地区;
二候“地始冻”,再五日,气温降到零度,土地表层开始冻结;
三候“雉入大水为蜃”,其中雉指野鸡一类的大鸟,蜃为大蛤,三候时,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认为雉到立冬后便变成大蛤了。
农俗●粮入仓
立冬时,
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
收藏入库。
同时,冬小麦也要抓紧播种了。
食俗●进补
立冬时秋冬之交,
民间有“交”子之时要吃饺子的说法,
所以饺子成了北方人立冬必备的一餐。
南方地区则青睐立冬热补,
鸡鸭鱼羊往往少不了。
但无论在南方还是北方,
冬季都是匿藏精气、科学进补的好时节。
所以,终于可以正大光明地开吃啦!
北方派 —— 咱们吃饺子!
天津的爷们儿
吃饺子,老倭瓜味儿的!倭瓜是我家这边的一种蔬菜,通常在夏天就已买好,存放在小屋里,等到在立冬这天做成饺子馅。倭瓜经过长时间糖化,跟夏天的倭瓜馅不同,蘸醋加蒜吃,真的别有一番滋味。一想到它就想会起家乡!
北京的大大
脑补开始囤白菜了,立冬那会儿都吃猪肉白菜饺子,咱们的白菜最为知名,特别是经过霜降过后的白菜,清淡可口、滋味鲜美、跟肥美的猪肉搭配在一起,诱惑的滋味让人爱不释口,蘸着醋、酱油、香油、辣椒油还有蒜泥,真心完美!
河南的彬彬
作为一个合格的北方人,大概就是“舒服不过躺着,好吃不过饺子”。无论过啥节日,我们都会吃饺子。记得我妈要离开家的那一段时间,怕我一个人照顾不好自己,不停地包饺子往冰箱里塞,生怕我会饿坏。
南方派 —— 吃肉才是硬道理!
对于冬天的到来,南方人更喜欢热补。在他们看来,立冬吃肉就是最好的选择。因为肉类富含蛋白质,是具有暖性的物质,能为寒冷的天气补充更多的热能。
广西的米朵
火锅吃肉~吃火锅肯定是冬天的正确打开方式!属于冬天的味道迎面而来,看着锅就觉很暖和,大家开开心心地大口大口吃肉,真的很幸福好吗!
福建的喵喵
立冬那天,我妈都会煮上一道姜母鸭!用米酒、生姜将鸭子煮到酥烂,热呼呼地吃上一锅,吃完之后那股热气从内到外散发,整个身体也变得温暖起来,非常舒服~
广东的毛毛虫
什么饺子???我是行走的肉团子!
冷冷的天气跟涮羊肉必须是绝配!桌边飘着袅袅烟气,暖呼呼的。一口啤酒,一口肉的日子必须有!
民俗●迎冬
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
在古代社会中
是个重要的节日。
旧时在立冬日,
天子要率百官举行仪式,
迎接冬神。
诗词●立冬
唐·李白《立冬》
冻笔新诗懒写,
寒炉美酒时温。
醉看墨花月白,
恍疑雪满前村。
一个浪漫的人
眼里的冬天
不仅是皑皑白雪的风光大片
还有家的寒炉温酒
运动●冬泳
“立冬一日,水冷三分”,
但冰冷的河水却是冬泳爱好者的最爱,
他们常常在立冬之日
用冬泳这种方式迎接冬天的到来。
健康●宜早睡
立冬后,
起居上宜早睡以保证充足睡眠。
老年人早晨不妨睡个懒觉,
适当推迟锻炼时间。
中国人有“立冬补冬”的习俗。立冬之后如何进补才是养生的关键,记住这些进补法,让你整个冬天不生病,健康保平安!
1保平安的“三个肉”
羊肉——温胃御寒
羊肉性温热可温胃御寒,尤其适合在立冬之后食用,脂肪与胆固醇的含量也要比猪肉和牛肉少得多,是冬季具有进补和防寒双重效果的最佳美味。羊肉有助元阳、补精血、疗肺虚之功效,对气喘、气管炎、肺病及虚寒的病人相当有益。
鸽肉——壮体补肾
俗语说“一鸽胜九鸡”,鸽子肉的营养一直为人们认可,有壮体补肾、健脑补神、降低血压、调整血糖、养颜美容等功效,且易于消化,非常适合立冬之后食用。在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喝碗护肝补肾、益气补血的鸽子肉汤,可使人精力旺盛、容光焕发。
鱼肉——益智健脑
冬季虽然是进补的好季节,但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宜吃太燥的肉类,而营养丰富,脂肪含量低的鱼肉就非常适合立冬之后进补食用。其蛋白质含量为猪肉的两倍,且属于优质蛋白,人体吸收率高。其次,鱼肉具有益智、健脑等作用。
2
黑茶——降脂降压
黑茶里富含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氨基酸等,能改善肠道微生物环境,具有顺肠胃的功能,对于容易积食的冬季肠胃来说,具有很好的缓解功效。中国民间有利用老黑茶治疗腹胀、痢疾、不消食的传统。
同时,黑茶在降血脂降血压方面有显著的功效,丰富的茶多糖是黑茶发挥保健作用的关键。还有提高免疫功能,抗血凝的作用。立冬之后多喝点黑茶对身体十分好。
红茶——预防流感
立冬之后,流感多发,预防流感不妨喝点红茶,冬天直接用红茶漱口或者泡茶来喝可以有效预防流感。红茶性甘温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糖,能够增强人体的抗寒能力,还可以去油腻。
乌龙茶——防止干燥
立冬以后,嘴唇干燥脱皮是最为明显的身体反应之一,而乌龙茶不寒不热,有润肤、润喉、生津、清除体内积热的作用。所以,立冬之后多喝点乌龙茶可以缓解由于维生素缺乏而出现肌肤干裂的情况。
3
梨——止咳化痰
中医认为,梨有生津止渴、止咳化痰、清热降火、养血生肌、润肺去燥等功能,最适宜于冬季发热和内热的病人食用。尤其对肺热咳嗽、小儿风热、咽干喉疼,大便燥结症较为适宜。立冬之后每天吃上一到两个梨可有效缓解冬燥。
苹果——生津解渴
俗话说,“一天一苹果,医生远离我”。苹果,具有补脾气、养胃阴、生津解渴、润肺悦心的功效,被称为心血管的健康保护神。除含有较多的胡萝卜素、维生素b和c外,还含有较多的镁,能使人皮肤健美、红润、光泽。
猕猴桃——维c丰富
猕猴桃维生素c的含量高,丰富的膳食纤维能够促进心脏健康、帮助消化。猕猴桃性酸,味甘寒,还具有生津润燥,解热除烦的功效。
4芹菜——
降压
祛痰
中医认为,芹菜性凉,平肝健胃,味甘辛无毒,多食,促进胃液分泌,增进食欲,并有祛痰、降血压作用。
莴笋——有助消化
莴笋中含的大量的钾,其中的维生素还有利于促进排尿,维持水平衡,对高血压和心脏病患者有很大的裨益。
菜花——补维生素
每200克新鲜菜花,可为成年人提供一天饮食所需的维生素a 75%以上。其维生素c的含量更为突出,每100克可达80毫克,比我们冬天常见的大白菜、黄豆芽菜高3~4倍,比柑橘高两倍。
来源 人民日报、健康时报、北京日报
编辑 王静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