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中有代表性的饮茶风俗

发布时间:2024-06-21 点击:48
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共有56个兄弟民族,由于所处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的不同,以及生活风俗的各异,使每个民族的饮茶风俗也各不相反。在生活中,即便是同一民族,在不同地域,饮茶风俗也各有所长。不过把饮茶看作是健身的饮料、纯真的化身、友谊的桥梁、团结的纽带,在这一点上又是共同的。下面,将一些兄弟民族中有代表性的饮茶风俗,介绍如下。
  一 昆明九道茶
  九道茶次要盛行于中国西南地区,以云南昆明一带最为时髦。泡九道茶普通以普洱茶最为常见,多用于家庭接待宾客,所以,又称迎客茶,温文尔雅是饮九道茶的基本方式。因饮茶有九道程序,故名九道茶.
一是赏茶:将珍品普洱茶置于小盘,请宾客观形、察色、闻香,并简述普洱茶的文化特点,激起宾客的饮茶情趣。
  二是洁具:迎客茶以选用紫砂茶具为上,通常茶壶、茶杯、茶盘一色配套。多用开水冲洗,这样既可提升茶具温度,以利茶汁浸出;又可清洁茶具。
三是置茶:普通视壶大小,按1克茶泡50-60毫升开水比例将普洱茶投入壶中待泡。
  四是泡茶:用刚沸的开水迅速冲入壶内,至3-4分满。
  五是浸茶:冲泡后,立刻加盖,稍加摇动,再静置5分钟左右,使茶中可溶物溶解于水。
六是匀茶:启盖后,再向壶内冲入开水,待茶汤浓淡相宜为止。
  七是斟茶:将壶中茶汤,分别斟入半圆形陈列的茶杯中,从左到右,来回斟茶,使各杯茶汤浓淡一致,至八分满为止。
  八是敬茶:由主人手捧茶盘,按长幼辈份,依次敬茶示礼。
九是品茶:普通是先闻茶香清心,继而将茶汤冉冉送入口中,细细品尝,以享饮茶之乐。
  二 藏族酥油茶
  藏族次要分布在我国西藏,在云南、四川、青海、甘肃等省的部分地区也在居住。这里地势高亢,有世界屋脊之称,空气稀薄,气候高寒干旱,他们以放牧或种旱地作物为生,当地蔬菜瓜果很少,终年以奶肉、糌粑为主食。其腥肉之食,非茶不消;青稞之热,非茶不解.茶成了当地人们补充养分的次要来源,喝酥油茶便成了好像吃饭一样重要。
  酥油茶是一种在茶汤中参加酥油等佐料经特别方法加工而成的茶汤。至于酥油,乃是把牛奶或羊奶煮沸,经搅拌冷却后凝结在溶液表面的一层脂肪。而茶叶普通选用的是紧压茶中的普洱茶或金尖。制造时,先将紧压茶打碎加水在壶中煎煮20-30分钟,再滤去茶渣,把茶汤注入长圆形的打茶筒内。同时,再参加适度酥油,还可依据需求参加事先已炒熟、捣碎的核桃仁、花生米、芝麻粉、松子仁之类,最后还应放上少量的食盐、鸡蛋等。接着,用木杵在圆筒内上下抽打,依据藏族经历,当抽打时打茶筒内发出的声音由咣铛,咣铛转为嚓,嚓时,表明茶汤和佐料已混为一体,酥油茶才算打好了,随即将酥油茶倒入茶瓶待喝。
  由于酥油茶是一种以茶为主料,并加有多种食料经混合而成的液体饮料,所以,味道多样,喝起来咸里透香,甘中有甜,它既可暖身御寒,又能补充养分。在西藏草原或高原地带,人烟稀少,家中少有客人进门。有时候,有客来访,可款待的东西很少,加上酥油茶的独特作用,因而,敬酥油茶便成了西藏人招待宾客的珍贵礼仪。
  又由于藏族同胞大多信仰喇嘛教,当喇嘛祭奠时,忠诚的教徒要敬茶,有钱的富庶要施茶。他们以为,这是积德、行善,所以,在西藏的一些大喇嘛寺里,多备有一口特大的茶锅,通常可容茶数担,遇上节日,向信徒施茶,算是佛门的一种施舍,至今仍随处可见。
  三 维吾尔族的香茶
  次要居住在新疆天山以南的维吾尔族,他们次要从事农业劳动,主食面粉,最常见的是用小麦面烤制的馕,色黄,又香又脆,形若圆饼,进食时,总喜与香茶伴食,平常也爱喝香茶。他们以为,香茶有养胃提神的作用,是一种养分价值极高的饮料。
  南疆维吾尔族煮香茶时,运用的是铜制的长颈茶壶,也有用陶质、搪瓷或铝制长颈壶的,而喝茶用的是小茶碗,这与北疆维吾尔族煮奶茶运用的茶具是不一样的。通常制造香茶时,应先将茯砖茶敲碎成小块状。同时,在长颈壶内加水七、八分满加热,当水刚沸腾时,抓一把碎块砖茶放入壶中,当水再次沸腾约5分钟时,则将预先预备好的适度姜、桂皮、胡椒、芘?等细末香料,放进煮沸的茶水中,经悄悄搅拌,经3-5分钟即成。为避免倒茶时茶渣、香料混入茶汤,在煮茶的长颈壶上往往套有一个过滤网,以免茶汤中带渣。
  南疆维吾尔族老乡喝香茶,习惯于一日三次,与早、中、晚三餐同时进行,通常是一边吃馕,一边喝茶,这种饮茶方式,与其说把它看成是一种解渴的饮料,还不如把它说成是一种佐食的汤料,实是一种以茶代汤,用茶作菜之举。
  四 回族的刮碗子茶
  回族次要分布在我国的大西北,以宁夏、青海、甘肃三省 (区)最为集中。回族居住处多在高原沙漠,气候干旱冰冷,蔬菜缺乏,以食牛羊肉、奶制品为主。而茶叶中存在的大量维他命和多酚类物质,不但可以补充蔬菜的不足,而且还有助于去油除腻,帮忙消比。所以,从古到今以来,茶不断是回族同胞的次要生活必需品。
  回族饮茶,方式多样,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喝刮碗子茶。刮碗子茶用的茶具,俗称三件套.它有茶碗、碗盖和碗托或盘组成。茶碗盛茶,碗盖保香,碗托防烫。喝茶时,一手提托,一手握盖,并用盖顺碗口由里向外刮几下,这样一则可拨去浮在茶汤表面的泡沫,二则使茶味与添加食物相融,刮碗子茶的称号也由此而生。
  刮碗子茶用的多为普通炒青绿茶,冲泡茶时,除茶碗中放茶外,还放有冰糖与多种干果,诸如苹果干、葡萄干、柿饼、桃干、红枣、桂圆干、枸杞子等,有的还要加上白菊花、芝麻之类,通常多达八种,故也有人美名其曰:八宝茶.由于刮碗子茶中食品类类较多,加之各种配料在茶汤中的浸出速度不同,因而,每次续水后喝起来的味道是不很一样的。普通说来,刮碗子茶用沸水冲泡,随即加盖,经5分钟后开饮,第一泡以茶的味道为主,次要是幽香甘醇;第二泡因糖的作用,就有浓甜透香之感;第三泡开始,茶的味道开始变淡,各种干果的味道就应运而生,详细依所添的干果而定。大致说来,一杯刮碗子茶,能冲泡5-6次,甚至更多。
  回族同胞以为,喝刮碗子茶次次有味,且次次不同,又能去腻生津,滋补强身,是一种甜美的养生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