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标准的保质期到底是多久主要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4-06-21 点击:52
不管是有没有藏茶习惯的人,只要是喝茶的人,家里一定会有一些茶叶,有时候放久了都忘记了,整理东西的时候才发现还有剩余的茶叶,这时候茶叶还能不能喝,茶叶的保质期就是一个很好的参考标准了,那国家对于茶叶的保质期有没有标准的要求呢?
国家对茶叶保质期是有标准的,不同的茶叶保质期不一样,过了保质期或者存放不适当的茶叶会发生霉变,散装茶叶的保质期比包装的茶叶更短,因此在购买时,最好买当年的新茶。
茶叶的保质期长短与茶的品种有关。像白茶、黑茶,因为本身的陈化作用,保质期可达10~20年;湖南黑茶、湖北茯砖茶、广西六堡茶,这些茶只要存放得当,不仅不会变质,还能提高茶叶品质。而武夷岩茶这类的乌龙茶,隔年的陈茶香气反而馥郁、滋味醇厚;但是绿茶就不一样了,绿茶和黄茶还是讲究鲜爽,当年的茶叶味道会更好,不适合长久保存。
茶叶的保质期长短与保存的方式有关。通常,密封包装茶叶的保质期是12~24个月不等。散装茶因为摆放在外会吸潮、吸异味,茶叶容易失去原有风味,容易变质受潮。比如绿茶还是新鲜的比较好。绿茶茶叶的保质期常温条件下一般是一年左右。
除此之外,影响茶叶的保质期长短的因素还有温度、光线、湿度。如果存放的方法得当,能够降低或消除这些因素的影响,则茶叶可长时间的保存,质量依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