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书:关于茶及茶文化的书

发布时间:2024-06-20 点击:50
中国最早的茶书是唐代陆羽撰写的《茶经》,他可以说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学专著。随后,涌现了大量茶学著作,或专门介绍烹茶技术,或集中介绍运用烹茶方法,或次要介绍茶叶品种及采制过程。但大部分茶书都以《茶经》为基础,不是对其内容作进一步研讨,就是对其内容进行补充。因而,《茶经》是经典中的经典,陆羽因而成为茶之始祖——————茶经。
在这里,我们先提及几个朝代的代表茶书,后面我们将对更多的茶书及茶人进行细致的介绍。
唐朝的茶书除了上面讲到的陆羽的《茶经》外,唐代还有另外两本茶书,一本是茶人苏庆所著的《十六汤品》,其是以《茶经》之中的”五之煮“为基础,对茶水煮沸状况加以详细阐述。关于苏庆的史料记载并不很全,但千里闻茗将在后面努力寻觅其比较完好的材料。
唐朝比较重要的另外一本茶书是张又新所著的《煎茶水记》,原称《水经》,因防于与北魏郦道元所著的《水经注》相混淆而改名。其也是依据“五之煮”,对各地水品加以详细阐述,成书于唐宪宗元和九年(公园814年)。
宋朝的茶书宋朝最重要的茶书要数蔡襄所著的《茶录》,它次要阐述茶汤质量和烹饮方法,它补偿了《茶经》许多不足的地方,所以在众多的茶书中地位很是重要。另外还有一本可以与之并列的茶书是宋徽宗赵佶所著的《大观茶论》,它可以称得上是宋朝的第二部茶书。
另外茶书《品茶要录》著者黄儒字道辅,宋建安人。《宣和北苑贡茶录》也是宋朝著名的茶学专著,为北宋熊藩所著,后来曾任福建转运使主管账司的赵汝砺搜集材料,著有《北苑茶录》作为《宣和北苑贡茶录》的补充。
明朝的茶书明朝时饮茶方式有了很大改变,重要的表现是散茶逐步取代饼茶、砖茶等固型茶。在这种背景下,《制茶新谱》应运而生,该书著者钱椿年在“制茶诸法”目录下提出了不少新的主张和见地。
明朝茶人许次纾编著的茶书《茶疏》被以为是那时最好的茶书,和历代茶书相比,有不少逾越的地方。还有值得一提的是明代田艺蘅所著的《煮泉小品》和《田子艺集》,这些我们熟悉的或不熟悉的茶书,我们都将详细的板块为您做详细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