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学茶札记(二十)复兴路上的普洱茶Ⅰ

发布时间:2024-06-19 点击:64
普洱茶的复兴时间并不长,所以很多概念、知识的边界还十分模糊,更有甚者是在利益的驱使下故意歪曲,创立本号的初衷便是记录我们学习和去伪存真的点滴,所以下面将用几期对这些乱象进行一些我们认知体系下的梳理。
最近与小伙伴们喝茶发现一个现象,许多小伙伴喝茶一直都是用“绿茶思维”或者“红茶思维”在喝普洱茶,在这些错误思维的主导下一旦喝到正宗的普洱茶原料或者普洱茶自然会出现判断的错误。开始这个话题之前首先要搞清楚几个概念,首先便是许多小伙伴至今都没弄清楚的“绿茶”、“红茶”:
绿茶:没有发酵度的茶类,高温杀青阻止酶促氧化,高温干燥固定住那个鲜爽的瞬间。
红茶:前发酵茶且发酵度高,不杀青萎凋到位后直接揉捻,之后发酵最后干燥。
而普洱茶是后发酵茶,适温杀青低温干燥保留活力,小伙伴们应该已经发现了,工艺、发酵度是完全不同的,所适宜的人群完全不同,所以六大茶类的发明不是为了互相pk的。
茶店喝茶时小伙伴们经常会听到老板说“香气不错”这个重复率极高的词,如果仅仅是在普洱茶范畴内讨论自然没有问题,可许多小伙伴会无限延伸,与绿茶比香气、与乌龙茶比香气,工艺决定了在这个问题上普洱茶犹如抬着大刀与飞机大炮打仗;那么“红茶思维”在比较什么?红茶的前发酵是以茶多酚的酶促氧化为主,那么甜香即为红茶最大特点,而在这个问题上很多小伙伴同样犯了扛着大刀砍坦克的错误。
说到这有的小伙伴肯定会问那普洱茶的优点是什么?关于这个我们有四个字送给小伙伴们——“醇厚甘润”,普洱茶的工艺其实是十分原始的尤其干燥环节,但正是因为这种原始反而最大程度保留了茶叶的活力让后发酵得以实现,微生物的作用下茶叶的化学物质不断发生改变,经过时间沉淀后无可匹敌的“醇厚甘润”,以及医学已经证明的一点保健功效才是普洱茶的优势。
在中国绿茶、红茶是消费群体和消费基础最大的茶类,而普洱茶的复兴时间很短且思维是具有惯性的,所以小伙伴们依然用“绿茶思维”、“红茶思维”喝或者卖普洱茶并不奇怪,但随着普洱茶的复兴及相关的概念、知识的边界越来越清晰,普洱茶才会越来越好。
简单喝茶,真诚对话!——捌零后学茶人
本文来自微信/捌零后学茶人,经作者授权转载。